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天开园】天大人走进直播间解读深度参与天开园建设

      2023-05-16       

本站讯(记者赵晖 摄影李嘉毅)天开高教科创园进入开园倒计时,天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如何深度参与其中?首批入驻园区的项目有哪些?未来如何用好政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16日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合作办公室主任王寒,科研院副院长耿德超,海洋学院教师胡浩丰等走进《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与大家探讨创新创业这件天大的事。

王天友介绍天津大学高度重视天开园筹建机遇,他说,天津大学创立在天津、成长在天津,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服务支撑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天大责无旁贷。

王天友认为天开园建设,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开发,不仅能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能够促进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他说,天开园离学校距离较近,更加方便师生科研工作。这里科研团队、高科技人才、风投资金、高端科研设施等资源集聚,有效链接高校、区域内各类实验室、研究院所及国有、民营高科技企业,加速人才流动和创新思想碰撞,持续产生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化学反应”,推动创新效率螺旋式上升。天开园设计了立体的园区生态,贴息贷款,一站式服务大厅,孵化器支持等。天大师生背靠实验室,更易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一流高校和一流大学科技园往往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天大科技园是目前本市唯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王天友说,建设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经验,以及天大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智力资源和强大的校友资源,这些将是天大服务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动力。

一流高校和一流大学科技园往往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天大科技园是目前本市唯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王天友说,建设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经验,以及天大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智力资源和强大的校友资源,这些将是天大服务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动力。

王寒介绍了天大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他说,目前天大正在努力探索“学校主导、政府支持、市场化运行”的模式建设好天开园,希望在建设过程中汇聚更多的创业要素和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能够给广大的师生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创业支撑和服务,鼓励引导师生走出实验室,将优秀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把天开园的建设真正做实做深。

耿德超介绍了首批项目的遴选工作以及在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举措。他说,首批入驻的项目,都是集中在学校优势学科团队,技术成熟度较高,科研成果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应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充分汇聚开放型创业资源,着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把创业学习、创业服务、创业投资等创业要素与师生校友创业需求紧密结合。

胡浩丰谈到离学校近是天开园最大的优势,此外天开园为改变了团队传统的“单兵作战”的模式,搭建了一个企业与产业对接的有效平台。以往的科研工作更聚焦基础理论研究,面对企业需求,团队只能承担其中一部分,要真正解决企业需求,靠一个团队是不行的,天开园构建了一个多学科多团队的大平台,更容易做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做出能够投入到市场应用的科研成果,将为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强大动力支撑。(编辑 赵晖 庄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