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上午好!我是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董子豪,非常荣幸能够作为2023届本科生代表发言。首先,谨代表全体本科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母校、向耐心指导我们的老师、向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向与我们携手共进的同窗,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四年前的初秋,我满怀对大学的憧憬来到天大。金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勉励我们,“大学之学首在修身,要在求知,重在实践,贵在相处”。我始终牢记在心,作为大学生涯的座右铭,指导我为学、为事、为人。
为学之道,在于持之以恒。每一位进入天大的学生都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让我有机会从西部走到天津、走进天大。站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我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曾经引以为傲的成绩甚至跌落下游。我彷徨过、痛苦过,但“七星灯火”的故事始终激励着我不畏艰难、刻苦勤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迎着敬业湖畔的朝阳开启晨读时光,伴着26教将熄的灯光离开教室,沉浸在图书馆的书香遨游知识海洋。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多年的加倍努力终于成效初显,我的学习成绩从倒数变成了前30%,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完成了三项大创项目。在夜以继日的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为学没有捷径,只有锐意进取、只争朝夕,才能创造青春的无限可能。
为事之道,在于奋发有为。大一暑假时,我因生病住院接受了手术。那时的我,生活充满了灰暗,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是辅导员的鼓励、班导师的关怀,让我重拾生活的勇气。自此,我下定决心,既然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那就去追寻生命的宽度。砥砺奋进、不负韶华,方得无悔人生。大二下学期,我作为班长,带领班级获评“天大好班风”、五四红旗示范团支部、天津大学先进集体;大学四年级我担任了学院兼职辅导员、求实团校班导师,作为学生党员,我为同学们办实事、解难题,助力同学们成长成才。站在学校搭建的宽广平台上,我全情投入、快速成长,我渐渐走出阴霾,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口中那个肯吃苦、爱拼搏,脸上永远挂着一抹笑容的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怀揣梦想、拼搏奋进,困难就会成为人生的“杠杆”,让青春绽放出最美光芒。
为人之道,在于胸怀天下。我来自甘肃嘉峪关,从西北边陲到渤海之滨,我一度把逃离那片戈壁作为奋斗的目标。然而,四年的天大生活改变了我的想法。作为第17期太雷班学员,我每一次讲解张太雷学长事迹时,都深深感动于那句为人民“谋将来永远幸福”的铮铮誓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天大厚重的历史就是一本生动的教材,时刻引导着我们坚守“兴学强国”的使命担当。站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时常在想,作为一名天大人,我该做些什么。作为一名本科生,科研报国尚需积淀;但助力乡村振兴,我也可以出一份力。于是,我选择参加研究生支教团,赴甘肃支教一年,回到养育我的黄土地,用一年不长的时间,为山里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为家乡父老做一点事情,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天大力量!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这是天大教会我的重要一课。
为学之道成其气,为事之道铸其骨,为人之道凝其神。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鼓励我们,“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毕业,是一个新的起点。同学们,愿我们始终牢记母校的谆谆教诲,秉承天大品格,扬帆起航,共赴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临别在即,纸短情长,唯有祝福。祝愿母校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祝愿老师们桃李天下、春晖四方;祝愿同学们前途坦荡,来日方长!谢谢大家!
(编辑:赵晖 张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