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张黎明:文化传承 传之承之

      2024-03-09       

本站讯(作者 张黎明 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 中文系主任)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有精神家园。在新起点新征程中,我们要如何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汲取智慧和养料,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赓续精神、贡献力量呢?习近平总书记春节期间视察天津,用脚步、用言行,在文化传承上阐明了方向和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

文化传承,传的是国泰民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恰逢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中间: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走进四世同堂的杜洪刚家、倘徉于人来人往的古文化街、向海内外中华儿女拜年。桩桩件件映照着总书记最深沉的牵挂:“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天津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这是人民至上的情怀,这是国之大者的擘画,民本、民安是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的根基所在。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就已经是“皇祖有训”(《尚书·五子之歌》),可见其源流之长。孔子提出“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生生不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广大人民群众是强大而持续的力量来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的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脉络是文明的力量,是传承的精髓。

文化传承,传的是优秀传统。“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天津的特色和韵味在于这是座有着上千年发源史的水陆枢纽,也是座有着六百多年城市史的北方要塞。传承到今天,则有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彩塑、寓意吉祥的杨柳青年画、古香古色的古文化街、独一无二的大运河、传承千年的黄崖关长城,更有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这是国风古韵与历史文化的交织,是传统风雅与红色文化的辉映,也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源头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长的时间维度,是无数岁月的积淀和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博的空间维度,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挥斥方遒,是天、地、人“和合与共、美美与共”的情怀和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内蕴所在、基石之一,而文明传承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传承,承的是文脉赓续。“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文之大者,浩浩汤汤,文化传承,在于文脉赓续。天津是一座历史名城,天津也是现代教育的摇篮,天津大学是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历史上,“孔门四科”是儒家杏坛因材施教的滥觞,既是文行忠信的综合教义,也是善施善教的躬行实践。天津大学开设之初,也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立校之始就将继承和创新、求是和实践熔铸一身;经过上百年的耕耘和付出,在新征程中,“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发展理念已描绘一新,这是是荣光,也是传承。文脉赓续不仅在于弦歌不辍,也在于风雅继世,文以载道。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很多灿烂辉煌的原生或次生文明都曾中断或湮灭无闻,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文脉悠长,这是因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早在甲骨竹简中就被记载,脉脉流淌于诸子百家、青史绝唱、唐诗宋韵、魏碑唐楷、水墨丹青等诸多文史、艺术的华章大作中。中华文明传承于这些连绵载籍中,用汉字记载文以载道,用丹青描绘天人合一,用刀削石刻镌铸以文化人。这是文脉赓续的印迹,是文化传承的基石。

文化传承,承的是使命担当。文化传承不仅在于我们有什么,还在于要建设什么、创作什么?文化传承是要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找到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这一新征程新使命中,广大青年、广大青年学生更是当仁不让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广大青年承担文化传承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党的百余年奋斗经验中,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来汲取智慧和力量。首先要有远大理想,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其次要有文化自信,在学习和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具有鲜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基础上,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再次要有行为自觉,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明落到实处,落到日常实践中,讲求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切实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最后要有互学、互鉴的态度。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青年充满了活力,应该也能够以平等、包容、友爱的视角看待和而不同,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广大青年学生要以包容的胸怀、世界的眼光来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这是使命,是担当,也是文化传承的真谛。

(编辑 焦德芳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