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李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要聚焦人才培养

      2024-03-12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节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明确指出“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既要发扬“勇争先”的拼搏进取精神,更要找准“善作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谁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和主导权,而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天津是有13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聚集了国家级院所和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超过170家,普通高等院校56家,类型全面且多样。如何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人才优势的红利、科创成果的“富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需要培养一支新型劳动者队伍

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类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持续对象化的过程。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了物的要素,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构成了人的要素,即生产力的主体,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的能动要素和价值的唯一源泉。科学技术只有被高素质的劳动者所掌握和应用,才能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与以往重复简单劳动生产的“机械式动作的工人”相比,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应先进数字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和信息决策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能够合理运用新型生产工具,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且能够快速适应高端新型设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2023年12月,科技部发布《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队伍规模为我国产生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提供了前提条件,但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多而不强”,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仍有明显短板,这与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的要求和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培养新型劳动者队伍需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创新能力。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人才大国,要满足我国对科技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全方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主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强建立人才竞争优势”,必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坚定人才培养自信”,坚定“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自信。

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均为人,其加快发展取决于劳动主体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要瞄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命题,不断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三、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需要打通从基础教育基点到高等教育龙头的高质量发展脉络,实现人才的全链条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新征程上,充分发挥天津科教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的作用,有组织地构建全学段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基础。

(一)基础教育要为青少年早立志、立大志,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提供丰厚土壤

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后备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所在。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两天后,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他号召小朋友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新征程上,中小学要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种子,点亮青少年创新梦想。就在刚刚过去这个寒假,天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科学训练营,20多名杰出青年科学家为126名小学生精心授课。训练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着眼,从培养学生提问、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创新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层层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显著增强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高等教育要勇担龙头使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这就要求高校聚焦“国之大者”,精准服务国家战略人才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新征程上,高校要牢牢把住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导其全面提高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深刻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把“国之所需”作为“我之理想”,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以更长远的眼光、更远大的格局、更坚定的信念谋划个人科研事业;要有针对性地提升青年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卓越工程人才,使之成为市场和企业中的中坚力量。

高校要打破教学与科研的边界,把科教融汇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整合多方资源,推进科教融汇,积极将科研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面对人才链产业链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高校要积极探索实行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推动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面对工程硕博士培养中产教脱节、研究和应用“两张皮”的问题,高校要用好科创园这一重要载体。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构建的“科教优势助力产业发展,产业升级反哺科教兴盛”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大学与城市相互赋能,正加快成为天津“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圈”。

针对高校科研成果“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难题,天开园依托天津在化学、化工、材料、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努力将园区的“政策红利”转化为高校的“发展红利”,为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要抓住天开高教科创园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拿出龙腾虎跃的干劲,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到津沽大地上。

作者简介:

李丽:(1981-)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