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优秀毕业生李致远:在逐光路上步履不停

      2024-06-19       

本站讯(记者焦德芳 史森方)“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途。”——这是天津大学精仪学院优秀毕业生李致远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他坚定地向着每个人生阶段的“指示牌”不断前进,而每一次到达都是下一个精彩阶段的启程,“逐光之梦,我永远在路上。”

脚踏实地追逐天大梦想

从了解到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之时,一颗向往的种子就种进了李致远的心中。高考前后,他报名了天津大学的自主招生又填报了天津大学的志愿,可天不遂人愿,种种原因之下李致远未能被“梦校”录取而去到了另一所高校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

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并没有挫伤李致远积极上进的心。进入大学后他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成绩保持在前5%,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国际级奖项。“印象很深的是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经历”李致远回忆道,那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将所学理论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去,面对着并不熟悉的搜集文献、做实验、写报告等工作他们整个团队都有些迷茫。作为项目负责人,李致远带着队员们请教学长学姐、不断和项目指导老师探讨,一点点摸索出了经验。最终项目获得了“最喜爱的现场展示项目奖”、“优秀论文奖”。

李致远对时间规划和精力分配有着自己的节奏,很好地兼顾科研与课程学习。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敢于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并不断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我当时也充分利用了周末,寒暑假等空余时间积极进入实验室,查阅文献,在高质量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顺利完成了创新项目的结题。”

脚踏实地的努力催发他年少时种下的梦的种子。他的学习成绩和竞赛经历让他顺利拿到了保研资格,优秀的本科经历和踏实的研学品格更是让他顺利获得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光学工程的推荐免试攻读博士资格,成为刘铁根教授课题组的一名研究生。入学后,又选择了光纤传感这个自己一直感兴趣的方向,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梦想。

李致远(右)和导师刘铁根教授

实践不辍造就光学硕果

在天大求学的五年来,李致远在导师的指导下“扎进”光纤传感领域不断进修,共获得专利1项、发表文章16篇,其中一作7篇,包括4篇SCI论文(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IEEE Sensors Journal、Optics Letters等)和3篇EI会议论文,并在Photonics Asia、APOS、OFS等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李致远屡次参与课题组的省部级、国家级项目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是不断在实验室向师兄师姐请教问题总结出的实验能力,更是不断奔赴外协单位实地进行设备部署和系统调试背后的努力付出和不言放弃。

李致远研究的课题需要和哈尔滨的外协单位进行合作并需要现场演示验收,这意味着他的研究必然需要从实验室阶段落地到实际应用中去。和负责老师一起背着沉重的设备奔赴哈尔滨一度成为李致远研究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一次李致远和课题组的王双老师到哈尔滨做实验时,他就面临了很大的压力——尚未完善的测试系统的设计、零下40度的温度、还有陌生的环境和外协单位工作人员的围观,这些无形之中让他充满忐忑。而第一次的测试结果不尽人意让李致远更加紧张,“还好王老师科研经历十分丰富,还不断耐心地安慰我,这才找到了问题所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至今记忆犹新。

李致远(右)和王双老师探讨项目

正是这样一次次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李致远在面对研究课题时内心充满底气,最终在项目验收时,他带领同组的同学一起顺利完成了项目的现场演示,参数达到了指标要求,工作得到了外协单位领导主任的一致认可,获得了该单位“对于我国超高温动态压力监测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度评价。

投身前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在课题研究之外,李致远读博期间一直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和比赛。他和团队一起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项目中在天津市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了银奖;在第九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天津市一等奖金奖,为天津大学和精仪学院获得了国家级的荣誉。代表天津大学参加2023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荣获华北赛区一等奖(第一名)、全国百强。

李致远参加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

这些成绩让李致远在面对毕业去向的选择上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作为一名党员,在择业问题上更倾向于能为社会、为国家做更多贡献的岗位。去年的十二月份,他很顺利地考上了上海市直机关的选调生,这一岗位对于年轻人而言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可面对着需要彻底脱离科研研究的岗位,他选择放弃了这个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从小就萌芽的对光学和光电的兴趣,以及本科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实践让他早已沉浸在光学领域中,他享受着与科研相伴的日子,也希望能在脱离校园后继续在科研岗位做出贡献。最后经过深思熟虑,李致远选择了中国航空研究院,关于自己的这个决定,他说:“目前航空航天领域是我国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前沿发展方向,并且与光学工程专业非常契合,我希望自己能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培养,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回望在天大的求学生涯,李致远表示:“天津大学带给我的成长是明显的,我在此圆梦也即将从这开启我人生的下一段旅程,没有学校、学院和课题组提供的优秀平台,我不可能有机会取得这些成果。不断攻克难题的经历也让我在今后面对问题时能始终保持冷静,相信自己能够从容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毕业不会是结束,他将作为天津大学学子投身国家科学前沿不断深耕,贡献天大学子的一份力量。

李致远顺利完成答辩

(编辑 焦德芳 安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