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研讨推动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校党委书记杨贤金主持学习,校长柴立元及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学习研讨。
智算学部胡清华教授作“数智赋能大学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专题报告,从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AI赋能大学人才培养、AI驱动第五科研范式、人机协同共治新格局等五个方面,深入解读了人工智能的历史路径、当前发展和未来趋势。
柴立元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和重大机遇。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变革,依托专家团队加强战略研究,对学校的发展及时做出战略分析和行动安排。加强学科交叉,发挥学科交叉中心作用,融入人工智能的牵引,推动传统优势学科优化升级、新兴学科跨越发展,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构建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体制机制,借助企业、校友的力量实现弯道超车。发挥人工智能在校园治理中的作用,在仪器设备、资金使用、学生管理等方面实现效能最大化。
杨贤金在主持学习时就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学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思想层面强化认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新变革、新挑战,积极顺应数智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科研范式改革。要加强政策研究,从战略层面把准机遇。在吃透中央精神的前提下,抢抓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快速发展的机遇,找准各项工作的结合点,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助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注重深度融合,从实践层面切实推动。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素,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入教学、科研、管理等办学治校各环节,借助“人工智能+”,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编辑 刘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