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供稿)2025年4月25日,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主办的“珠峰大讲堂”研究生导师系列培训活动隆重启幕。本次系列活动以“百卅传承·卓越领航”为主题,首场报告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资深教授余贻鑫担任主讲嘉宾。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近400名研究生导师参与。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主任刘庆岭主持本次会议。
李斌首先代表学校对余贻鑫院士出席活动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余院士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学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余院士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师德风范,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与爱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先生”的精神内涵,是我校研究生导师育人的楷模与典范。最后,他号召全校青年导师要以余贻鑫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中,余院士以“弘扬科学精神·坚守学术道德——与年轻导师谈人才培养”为题,结合自身数十年的育人与科研经历,为在场导师们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报告。他回顾了自己从毕业留校到成长为导师的历程,强调“导师既要持续提升自身能力,更要对学生高度负责”。他勉励青年导师要把握国家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勇担社会责任,坚定理想、矢志追求。余院士指出,科研工作者不仅要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鼓励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
此外,他结合个人科研实践经历,从“从城市电网规划到智能电网”“安全域方法学的研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抓住关键科学问题以及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并分享了宝贵的科研心得:“有眼力,早开始”“要争取成为No.1,敢为人先”“要关注急需而又薄弱的技术领域,提早抓住新的战略方向”等。同时,还从“掌握和运用新数智技术”“开设高质量的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加强跨学科领域研究合作”等方面,为青年导师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具体建议。
报告尾声,余院士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人格造就伟大的科学家”,呼吁青年导师珍视学术声誉,秉持“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治学态度,弘扬团队精神,将“实事求是”的校训贯穿科研与育人全过程。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导师培训会圆满结束。刘庆岭在总结中向余院士致以诚挚感谢。他表示,余院士数十年来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育人成就令人钦佩。他毫无保留地分享科研与育人的核心精髓,为在座导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与启发。下一步,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将依托“珠峰大讲堂”等持续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导师育人能力,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

(编辑 焦德芳 梅羽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