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 日前,由国际诉讼法学会、中国法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天津大学联合承办,德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在天津大学拉开帷幕。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司法管理”。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陈冀平在致辞中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并实践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理念,并将“依法治国”从最初的单一概念不断延伸、发展、完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布局中,提高司法公信力既是直接针对现实问题的有力举措,又是奠定法治伟业基石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一轮的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中的很多内容,都将成为本次世界诉讼法学大会研讨的对象。
国际诉讼法学协会会长、巴黎第一大学教授洛伊克·卡迪耶在致辞中说,1950年10月3日,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学者在佛罗伦萨发起了第一届民事诉讼法国际大会,旨在推进和扩大法律学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沟通和联系,以超越距离、交流等障碍所致的隔膜,重建诉讼文化的共同价值——独立、公正、公开、透明。目前协会拥有来自全球五大洲会员三百余名,都是对各国法律政策和国际法律事务很有影响力的顶尖学者。截至2016年,协会已在德国、日本、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召开了十余届大会,主题涉及程序公正、诉讼效率、全球化世界的纠纷解决和判决执行、跨越文化的法律对话等重要问题,会议报告和论文集被广泛引证,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力。希望在2017年的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增加交流、互相学习,为世界诉讼法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舒歌群表示,党的十九大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法学专业具有悠久的辉煌历史,2015年6月17日天津大学正式复建法学院。法学是一门既具普适性又具地域性的学问,不仅需要借鉴、吸收各国先进经验,更需要立足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天津大学承办此次世界诉讼法学大会,为各位世界级的法学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的平台,相信此次大会的成果一定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重要借鉴。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表示,学院今后将继续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与国内外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的合作交流,不断探索法学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法学人才,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法学院的建设目标稳步迈进。(通讯员郭金石)
北方网: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7/11/09/034014240.shtml
(编辑 刘晓艳 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