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华社: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开馆

      2017-11-13       

  新华网天津11月9日电(记者周润健) 8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建院之初,就有一个重要的办学理念,那便是“学院博物馆化”。学院院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应当是文化保存——把知识保存在图书馆,信息保存在数据库,实物保存在博物馆。

  基于这个理念,学院在校舍大楼落成的第二年,就开始逐步建立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从最早建成的年画剪纸厅,到陆续建成的蓝印花布厅、木活字厅、民间画工厅、百花厅、雕塑厅、花样生活厅,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逐渐成型。

  冯骥才将中国的民间美术分为传统工艺和乡土美术两部分,前者多在城市中,由专业匠师制作,采用宝石、象牙、金银、紫檀等高贵材质,追求巧夺天工;后者则在在广大乡间,作者皆是农汉村妇,随手取来身边材料如草木砖石竹木纸帛,不尚精细,只求表达一己情怀,于是各民族与地域的性格昭然凸现。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侧重的正是乡土美术范畴,藏品为冯骥才的个人收藏及其友人珍藏,大都来自民间,其中不乏集文化历史内涵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的珍罕孤品。

  据了解,目前,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只针对天津大学师生开放,并施行预约制,暂不对社会公众开放。(完)

    新华社:http://www.tj.xinhuanet.com/jz/2017-11/09/c_1121930908.htm  

(编辑 赵习钧 仇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