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学习十九大精神】今晚报:十九大代表冯翠玲,一切为师生服务,赢得外籍人士的认可和信任——感谢你 让我坚信中国大有可为

      2017-10-31       

《今晚报》(2017年10月31日 07版)

 

  27日,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际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著名教授杰伊·西格尔,在学院办公楼拉住刚回到工作岗位的十九大代表、院党委书记冯翠玲,他说:“60多页的十九大报告我全都读完了,这里面有很多新词汇,我很关注,希望你能给我讲一下,11月7日,你方便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西格尔十分满意,转身离开前,又加了一句,“哦,对了,最好叫上所有外籍教师和外籍学生,一起来学习。”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弗雷泽·斯托达特正在学院办公,听闻冯翠玲以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国共产党最高级别会议,肃然起敬,他将西服外套上的一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联合纪念徽章摘下,换上了一枚冯翠玲赠予他的中国共产党党徽。“那个是过去时了,你们才是新的开始,”弗雷泽笑着说,并拿起冯翠玲送给他的十九大首日封,“我获了诺贝尔奖后,你找我要了个签名,现在你是十九大代表,也给我签个名吧。”

  面对西格尔和弗雷泽热情的招呼,冯翠玲很感动。“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天津大学有许多像我一样的教师,是因为你们,是因为药学院这个特殊的平台,我才有机会参与到这个盛会中,感谢你们……”没等冯翠玲说完,西格尔站起来,摆摆手说:“正是因为有你,有像你这样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们才愿意留在这里,感谢你!”

  “我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风格”

  参加十九大,回到学院的冯翠玲习惯地在教学楼内转一转,走到教室前,她会想起当年的一幕。

  那一次,已经在天津大学任教17年的冯翠玲没想过自己竟然会被“请”出教室,她有些气愤,头脑发懵,在楼道里走上一圈后,逐渐冷静下来,重新回到教室门口,长舒一口气,面带微笑地推门走进去……这一幕发生在2003年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就是否开设思政课这一问题上,时任药学院院长的外籍教授赵康与党委书记冯翠玲发生争执,暴脾气的赵康当场将冯翠玲轰了出去。

  不高也不胖,卷卷的黑发刚齐肩,面上总带着亲切的微笑,说话和蔼,这样的冯翠玲在校内人气颇高,2003年5月,她来到号称“烂摊子”的药学院担任党委书记时,很多人都替她捏了把汗,果不其然。

  “这不怪赵院长,因为他并不了解中国共产党,有些误解,以为‘书记’是要破坏他的工作的,思政课也只会干扰学生学习,”冯翠玲笑着说,“我能够理解他的顾虑,只能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共产党是干实事儿的,一切都是为师生服务。”

  说着容易做着难。药学院是中国首批4个国际化试点学院之一,超过一半的教师是外国人,中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使这所学院的管理工作遇到不少困难。

  “三年级本科生9月份开学,他们需要进实验室做项目,现在都7月了,实验中心连个影子都没有!怎么办?”赵康着急地闯进冯翠玲的办公室,大声嚷嚷道。冯翠玲马上开始想办法,跑经费、跑审批,联系设计和施工单位,不到两个月,教学实验中心建成了,学生如期开始实验课程。

  “非典时期,学校要求报告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可我们连辅导员都没有!怎么办?”赵康火急火燎地找到冯翠玲。选拔高年级学生骨干任临时辅导员,建立起专业、班级、宿舍三级管理网络,很快,冯翠玲就建立起全院学生健康监控体系。

  一个学期下来,“消防员”冯翠玲为药学院“浇灭”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难题,赵康也开始学着理解、包容、接纳这名“书记”及其背后的“党组织”。此后,近10年的配合,两人默契无比,直到赵康卸任院长一职,他诚恳地表示:“在冯身上,我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风格。为了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不懈地奋斗,既不为升官,也不为挣钱,将生命融入事业之中,这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一位Amazing leader(了不起的领导)

  事实上,在外籍教授眼里,冯翠玲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他们叫她“翠玲”。不管有什么麻烦,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冯翠玲,她也确实能够尽力地帮他们解决问题。“党员就应该像党的宗旨说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就是愿意为别人做事的人,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去付出。”冯翠玲用实际行动向外籍教师们展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精神魅力。

  2013年,现任天津大学药学院院长西格尔刚要走马上任时,冯翠玲为了让他能够心里踏实,特意“复制”了他在瑞士的办公室,并通过多方渠道,将西格尔视为“命根子”的千余册图书妥善运到天津大学。黑桌子、红椅子、中国结,熟悉的书籍……种种细节,让西格尔以一个非常愉快的心情开始在天大的工作生活。

  对于比利时教授安·菲利普来说,冯翠玲就像家人、姐姐一样。他来到天津大学第一天,手机里就收到冯翠玲发来的一份地图——上面用英文标注着他在这里工作需要知道的一切,从学校各个机构的名称、工作内容,到校园内哪个商店卖什么东西,一应俱全;任教之初,冯翠玲帮他联系国际教育学院学习中文,帮他融入中国文化;得知他要迎娶中国夫人,又为他张罗了一场温馨的中式婚礼。

  澳大利亚教授詹奈特认为,冯翠玲是一位Amazing leader(了不起的领导),“在这里工作并非易事,要处理行政、财政、人员等问题,压力很大,但她总是积极向上,并在这里创造了非常和谐的气氛。”让詹奈特感到惊讶的是,“无论什么情况下,翠玲总是微笑。”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似乎也变得更加容易接受。冯翠玲用党性、敬业、服务“征服”这些信仰不同、文化不同、习惯不同的外籍教师。迎着困难上、见了荣誉让,冯翠玲身上闪现的共产党员的光辉,不仅让外籍教师接受了这个一心为学院服务的党委书记,甚至还主动学习、了解党务工作。

  2016年1月,冯翠玲邀请外籍教授参加药学院党员大会,很多人抱着观望的态度,结果却被震撼了。“大家都身着正装,带着党徽,很庄严地进行民主选举,那一刻,我甚至产生了加入你们的想法。”美国教授约翰表示。在参观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后,美国教授肯尼斯郑重地说:“在抗日战争这方面,我是站在你们这一边的。”

  “用我们的精神感染他们的精神,用我们的干净干事振奋起学院的精气神,我们的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冯翠玲说。在冯翠玲的影响下,杰伊·西格尔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十分感兴趣。他的办公室挨着药学院会议室,中间仅有一道小门,时间长了,西格尔发现,党员总在旁边的会议室开支部会议,他有些好奇,便问冯翠玲在做什么。“放心,我们是在讨论如何推动学院发展。”冯翠玲笑着解释道。

  美国大学里应该给每个系主任配一名书记

  2017年寒假一结束,杰伊·西格尔就马上找到冯翠玲。“这个假期,我刚刚读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你们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像你2013年刚来药学院想要进行改革时,并没有直接套用你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的那套方法,而是通过两年的调研、讨论、尝试,最后做出一套全新的改革方案一样,你是走‘天大药学院特色改革道路’的院长,而习近平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席。”冯翠玲的回答让西格尔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也深得西格尔之心。“学院应该多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把他们培养好,为‘一带一路’作贡献,你觉得呢?”他常这样问冯翠玲。

  接待前来考察的外籍教授时,西格尔常表示:“我和冯翠玲正式在一起工作有几年了,她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工作,是学院的精神领袖,也是我忠实的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里应该给每个系主任配一名书记。”

  事实上,很多外籍教师早在冯翠玲赴京出席十九大前,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兴趣。临行前,几位外籍教师找到冯翠玲。“如果可以,请代表我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致谢,希望他们能够继续支持天大药学院,让我们能够一直在这里做教师。”“感谢党的领导人,在这里,无论多晚回家,我都不担心遭到抢劫,中国的治安太棒了!”

  在这样浓厚的氛围内,才出现本文开始的那温暖的一幕。

  上图 冯翠玲(右2)与天津大学师生分享与会经历。

  本报记者 王晓明摄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7-10/31/content_7_1.htm

  (编辑 靳莹 仇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