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今晚报头版:让雷锋精神成为好家风

      2017-03-06       

  

  《今晚报》(2017年3月5日01版)

  全国两会上天津代表委员热议雷锋精神 

  让雷锋精神成为好家风

  本报北京上午专电 (特派记者马庚申 孔令彬 刘超)“爱国爱岗、敬业奉献、勤俭节约、助人为乐……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好的家风能够润泽心灵,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者可实现有机统一、相互促进。”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天津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雷锋精神。大家表示,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家风传承中,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

  全国人大代表邢克智认为,雷锋精神传承和家风建设在很多地方能够互通互融,雷锋精神的精神内核之一是不计个人得失、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而好家风传承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人为乐的高尚德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好家风应该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基础,可作为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土壤。希望雷锋精神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邢克智说。

  “每年3月,天津大学都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其实,不仅仅限于3月,弘扬雷锋精神、传播‘我为人人’的理念,学校每天都在践行,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对记者说。他认为,家风校风学风建设和传承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要从娃娃抓起,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都要与时俱进,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不仅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也有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好家风带来的正能量,又能催化向上的力量,促进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住津全国政协委员、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对记者说,他历时12年在北辰区双街村建立基层美术辅导联系点,为农民美术爱好者义务授课辅导绘画技法,“这不但满足了农民朋友的文化需求,更激发出和谐的乡村邻里氛围,让雷锋精神在津沽大地扎根。”

  “雷锋精神和好家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教育寓于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之中,润物细无声,却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带动力。”住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李瑛告诉记者。“2015年起,我启动了‘个人百场惠民公益演唱会’,如今已经唱了85场。这项原本计划由我个人独立完成的公益演出,如今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歌唱演员和志愿者加入,我的家人也在我的带动下加入了公益演出团队。在这一点上,我可以说是雷锋精神与家风传承相互交融、互为促进的受益者。”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7-03/05/content_1_6.htm

  (编辑 赵习钧 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