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2018年03月16日04版)
“要打造高校科技创新任务平台,将其创设成三地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进科技协同创新。”谈到如何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认为,要进一步开阔思路,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盘活棋。
下好一盘活棋,首先要树立京津冀“一盘棋”思维。
天津取消对北京牌照小、微型载客汽车早晚高峰限行的规定,在两会上引来代表委员的纷纷点赞。心底无私天地宽。有目标同向、措施一体、携手发展的大局意识、全局情怀,不从一地一域角度出发,不以一方利益、一孔之见看待协同发展,才能够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以大胸怀融入大战略。
下好一盘活棋,关键是真正“活”起来。
“加强通武廊水资源协同治理与利用,三地积极探索水污染区域联控联防联治机制,形成灵活多样的地区间、上下游间横向水生态补偿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周潮洪的建议,体现的是“活”的理念。
“搭建自动智能、成果智享、生态智联、数据智慧的京津冀港口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拓展港口经营网络化布局。”全国政协委员梁永岑的建议,展现的是“活”的探索。
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加减集成组合,让这盘棋“活”起来,“活”得更加精彩,就要注重协同之时有提升,承接之际有再造。
从加快打造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高水平承接平台,到加快建设国家大学创新园区、中科院天津创新产业园等创新平台;从积极推动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到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协作……天津紧紧抓住协同这个灵魂,在产业、创新、体制机制、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五个协同”上发力。
积淀“一家人”的情感抱团发展,把交通连活、把平台搭活、把人才转活、把资金用活、把机制搞活,三地协同发展定将乘势而上。(于春沣)
天津日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18-03/16/content_4_2.htm
(编辑 赵习钧 赵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