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时报(2018年12月12日 第02版)
时报记者 徐晶晶 报道
在保税区临港区域建设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共同推动建设绿色能源化工技术研究院
在新区筹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及“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合作建设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生物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昨日,新区与天津大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区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地,统筹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加快推进新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创建和天津大学“双一流”建设。
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天津大学将在保税区临港区域与新区合作共建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支撑和引领新区智能制造、智能无人系统、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城市安全等新型产业发展,形成辐射带动新区乃至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开放型创新网络体系。
新区将与天津大学共同推动建设绿色能源化工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能源化工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机构,承担若干本领域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服务、支撑和引领新区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创新发展,形成辐射带动新区乃至全国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链。
引进全球高端智库
抢占人才汇聚高地
双方将依托现有及新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团队,构建新区科技领军人才汇聚的新高地。同时,依托天津大学现有师资力量、科研项目优势,结合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及人才需求,双方将在新区筹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及“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培养高层次研发、工程应用型人才,形成集高端人才教育培养、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于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将结合新区和天津市产业发展需求,计划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天津大学优势学科领域开展研究生教育。
营造科技创新生态
形成资源集聚效应
新区将与天津大学合作建设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生物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整合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内外顶尖科技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搭建 DNA 组装与编辑技术平台、蛋白质组装与编辑平台、新型天然产物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与筛选技术平台、合成生物学技术转化平台,解决人工生命设计合成的基础理论研究瓶颈问题,服务、支撑和引领新区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创新发展,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化基地,并引进由世界一流大学终身教授领衔的海内外顶尖专家、人才、团队,推动组建中、美、 英、日等多国参与的国际协同创新大联盟,开展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前沿创新探索,实现合成生物技术水平由并跑向领跑的转变。
同时,结合新区发展的产业优势,双方将在能源化工、生命科学、海洋科学、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入开展务实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滨海时报:http://bhsb.tjbhnews.com/html/2018-12/12/content_2_1.htm
(编辑 刘晓艳 盛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