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大众日报:青岛发起新旧动能转换的“海洋攻势”

      2019-02-16       

《大众日报》2019年2月15日 06版

本报记者 赵琳 明确进攻方向,发起一个又一个攻势,迅速打开各项工作的突破口,真正昂起龙头,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新年伊始,青岛发起13项“攻势”,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海洋攻势”。

对于“海洋强省”的战略已经十分明晰的山东来说,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优势和潜力在海洋,而海上山东的突破口就在青岛。

一组数据的对比颇有趣味:目前青岛陆域面积略小于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略大于1.2万平方公里。海洋是青岛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所在。如何发挥这项优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永远受制于人。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即墨区区长吕涛代表说,面向海洋,今天的青岛已然成为一座“科技城”,累计落户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字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40余家,认定天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0余个,合作共建斯坦福青岛研究院、海洋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和北邮青岛海洋研究院,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00多名。

“当前,青岛发起‘海洋攻势’,青岛蓝谷在这一进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吕涛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蓝谷海洋资源集聚优势,支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端平台,以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人才到蓝谷发展,推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跻身国际顶尖科研机构,还将突出抓好海洋领域“双招双引”,加强与世界500强和海洋领域领军企业合作,实施精准招商行动,明确海洋大数据产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主攻方向和路线图。此外,要立足实践应用,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这也是青岛“海洋攻势”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青岛港的优势显而易见:山东唯一能停靠40万吨矿石船和30万吨以上油轮的港口,在北方地区拥有最多的国际航线,港铁联运标准箱全国排名第一,作业效率一直保持世界领先。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青岛港集团董事长李奉利代表表示,青岛港下一步将从“陆”“海”两个方面提升港口功能。海向,要不断增加航线数量,发挥枢纽作用。集聚航运要素,从物流港向贸易港转型。陆向,要提高疏港能力,增加班列,联通内陆无水码头,形成陆向物流大通道。同时,必须加强同周边港口的合作,真正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状态。

发起“海洋攻势”,青岛港将对老城区的邮轮母港实施功能再造和活力注入,将其打造成生活岸线和旅游岸线,而货运部分都将移向青岛西海岸。李奉利说,青岛港将打造智慧港口。当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就是智慧港口的一个缩影,整个码头从桥吊扫码到找到集装箱再到装卸,都实现了无人操作、无人驾驶,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目前,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在一片浩瀚的海洋中,我们通过什么来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利用海洋,真正发挥海洋的优势?最基础的就是建设海洋网络,大力推进公网入海,服务山东智慧海洋建设。”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志强委员说,目前我们通信信息基础网络的覆盖范围还远不能满足“面朝大海、走向深蓝”的需求,他建议加强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网进海”行动,持续不断地优化和提升我省近远海通信基础网络覆盖区域,特别是要大力推广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涉海领域的先行先试,在智慧海洋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