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至26日,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会议围绕未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新工科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政策与全球化等议题,进行专题报告和研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立仪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以及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务长Rafael L•Bras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
跨界整合
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
去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标志着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会上谈到了“工程教育‘存在何处’”,他指出,新工科建设“不能就技术论技术”,学校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让学生了解技术与“存在”的关系,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观念与意识,从而提升创新能力。佐治亚理工学院教务长Rafael L•Bras作了《Creating the Next in Education at Georgia Tech》(开创佐治亚理工的未来教育)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大学要打破高等教育的壁垒,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会议期间,《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正式发布。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指出,新方案提供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平台,让学校可以跨越传统的学科、院系界限培养人才,把科研平台和工程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做到教研学融合,打造新工科建设“天大模式”。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GTSI)筹备办公室主任肖松山也表示,GTSI将积极配合天津大学新工科建设,扎根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
校企合作
新工科教育对接产业需求
新工科教育的构建需要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此次论坛还邀请了携程网联合创始人梁建章等8位企业界相关负责人,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9位高校代表,就高等工程教育如何与产业需求对接、创业等问题分享经验。
梁建章认为,学校要注重学生对于语言和工具的学习,开展交叉学科项目教学,同时加强生活技能的培养。道合科技投资创始合伙人叶伟中表示,新工科教育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在深圳取得了长足发展,不少学生想要进入这些行业。作为校外导师,他会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创业公司的运作机制,了解公司的问题和机会在哪里,从而帮助他们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南方教育时报新媒体:https://mp.weixin.qq.com/s/Sma1rbcGmrMcH7b9kp3-6Q
(编辑 张华 程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