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今晚报:北洋学生与五四运动

      2019-05-05       

《今晚报》(2019年5月4日 08版)

一战结束后,英美法日意等27个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战败国的和约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最初还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中国在会上提出的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没有得到支持,反而被列强无理地决定由日本继承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巴黎和会极具大国强权色彩,其真正目的在于列强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当时传闻北京政府拟在条约上签字,北京学生为了表示抗议,实行了总罢课,并通电全国。 

天津学生是最早起来响应的。1919年5月5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学子发出三份电报,分别致电北京大学表示声援,致电北京政府、上海南北和议代表声援北京学生。5月6日,北洋大学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专使,“望其力持到底,不获所愿,不签合约”。 

北京中等以上学校自5月19日起罢课,要求政府惩办卖国贼,收回山东权益,并派代表来天津要求响应。5月22日,身为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的孙越崎,参加了天津九校组成的学生联合会会议,商讨组织第二天全市大中学生总罢课。孙越崎代表北洋大学第一个发言表态:“我代表北洋全体同学,从明天起一定罢课!”高等工业学校、南开中学、美术学校的代表相继表态第二天要坚决罢课,但也有代表不敢表态。最后学生联合会表决作出翌日全市总罢课的决议。 

北洋大学时处津郊西沽,是天津唯一的大学,离市中心相对较远,在交通联络上有诸多不便,且正值毕业班同学进行毕业考试,不毕业会影响个人前途。孙越崎对北洋同窗进行了积极的解释和宣传,大家赞同罢课,也同意分别到各宿舍宣传动员。孙越崎自己去动员毕业班,他先说服了毕业班中几位平时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向他们说明了天津学生联合会作出的决议,请他们支持罢课。正如孙越崎所料,胸怀家国情怀的北洋人深明大义,欣然同意参加罢课。 

在这样的前期动员基础上,孙越崎组织了全校师生大会,详细汇报了天津学生联合会召集大中学校代表开会的内容,宣布了第二天全市大中学生统一总罢课的决定。全校同学的爱国热情都焕发出来,一致同意参加全市总罢课。更难能可贵的是,校长赵天麟当时也站在会场后方,静静地听孙越崎讲话,未加阻拦。

 1919年5月23日,北洋师生罢课,声援北京学生。6月3日以后,工人阶级以大罢工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五四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卖国的全国爱国民主运动。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9-05/04/content_8_1.htm?from=timeline

(编辑 张华 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