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人民网:看曹妃甸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19-10-08       

人民网讯(曹妃甸区委宣传部 供稿)金秋时节,地处渤海湾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天蓝水碧,各产业园区厂房林立,深水大港船只如梭。位于新城区栖霞社区的“曹妃甸专家”楼更是格外靓丽,每天早晚都有许多专家在小区广场上休闲健身。这片小区是曹妃甸区为服务高端人才而设立的专家公寓。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旺,则曹妃甸兴。曹妃甸以前是靠人才智力开发出来的,正在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曹妃甸现在和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一流的人才和创新主体。”谈到人才对曹妃甸发展的驱动作用,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委书记孙贵石动情地说。

近年来,曹妃甸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引人才、超前育人才、真诚留人才,坚持把政策向人才倾斜、为人才搭建平台、靠人才推进成果转化,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仅近两年就引进各类人才8000多名,其中高层次人才600多名,新增人才创新平台80个,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4.3万人。

完善政策,创新模式,广聚各类英才

依靠政策吸引人才,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为吸引各方优秀人才,曹妃甸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高层次人才子女基础教育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关于建设教育事业发展高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制度。其中,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16名区领导与16名优秀专家结对子,为专家提供政治引领吸纳、工作发展支持、生活服务保障等,有效激发了专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资金和服务保障方面,曹妃甸区建立人才荣誉制度和奖励激励制度,今年设立人才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已储备人才公寓房源420套,落实“凤凰英才服务卡”,完善编制服务保障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从户籍管理、配偶随迁、子女入学到医疗保健、社会保险、工商税务、金融旅游、金融和住房保障等各方面的优质服务,构建起具有曹妃甸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2018年,开展首届“曹妃甸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奖励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12个人才团队受到表彰,分别获得10万元现金奖励。今年6月,市人才办印发工作通报,将《曹妃甸人才公寓管理使用工作经验》作为全市人才公寓先试先行典范供全市各地区学习借鉴。

创新引才引智模式,精准集聚急需人才。随着曹妃甸产业聚集速度和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急需各类高端人才。为此,曹妃甸采取了通过招聘、选聘与特聘相结合的方式,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一大批人才;通过“项目+人才”的引才方式,依托中冶瑞木、中恒映美等重点产业、特色项目吸引来一大批人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科研基地、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整合引进一批研发人才,并成功探索出了“项目+平台+人才”的创新引才模式。

金隅冀东装备研发中心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博士后工作站。该研发团队参与起草国家标准3项,研发的产品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谈到曹妃甸区的人才环境,装备研发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虓说,金隅冀东装备研发中心搬迁至曹妃甸以来,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免费为我们准备了25套专家公寓,使全体研发人员备受鼓舞。

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会达水产省级院士工作站已经被河北省列为“巨人计划”第三批领军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仅2018年就推广中国对虾良种养殖面积5万亩,带动2500户农户创收2亿元。

搭建平台,创新机制,让人才各尽其能

英雄须有用武之地,人才要有施展平台。据曹妃甸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母树宏介绍,为做到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切实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曹妃甸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广阔平台,创新探索出了“产业项目+科研平台+人才团队”引才用才模式,以建设产业研究院引进院士工作站、央企、京企研发和工程中心为重点,汇聚了一大批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成功打造了一批高端化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如在规划面积11.94平方公里的曹妃甸科技创新产业园,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模式,华为云计算中心已经上线运营,机器人产业研究院、逐梦众创空间、燃麦众创空间、浩德互动、比源科技等43个项目已经入驻园区。为推进校企平台建设,曹妃甸区还制定《加快推进校城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一十百千万”科技人才工程实施和校城融合,即计划到2021年底,在曹妃甸科技创新产业园实现创建十大产业研究院、新增百家研发机构、引进千家企业入新城、吸引万名人才落户曹妃甸的目标。目前已促成中冶瑞木、首钢京唐、华美源等区内重点企业与院校签订协议60份,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18所,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8000多人。对紧缺专业大学生,实行“零门槛”落户。

人才搭建平台,平台吸引人才。今年5月成立的河北维立方省级院士工作站,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院士专家的科研优势,利用曹妃甸的港口、产业、城市等资源条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行业知名度,更能显著提升曹妃甸科技研发实力和人才队伍层次,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坚持培养优秀科技领军人才,目前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共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3项。首钢京唐公司制造部中厚板室主任王根矶说,来到曹妃甸后,我深切感受到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对我们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在新材料研发方面,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为我们搭建起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

“西侧毗邻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侧只有一路之隔就是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这里是一块宝地。”毕业于天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彦辉,是曹妃甸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在曹妃甸新城大数据产业园内创办鸿宜鑫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和高端创新集群平台。目前,鸿宜鑫智“创新谷”项目已为曹妃甸引入浩德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8家,派送机器人、自动焊接机器人等创新团队12支,切实成为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新智汇、新动能。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战略思想,2018年以来,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区,面向全市公开选聘领导型专业人才,打破身份、资历限制,选用敢于担当、成绩出色、业务熟练的人才委以重任,为更多人成长成才打开路径。尤其去年底今年初,曹妃甸区按照档案封存、全员竞聘、绩效考核、兑现奖惩原则,大胆实施了一场涉及9个园区、竞聘上岗459人的园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竞聘完成后,又给园区下放管理权限,剥离社会管理职能,使得园区各项工作强势推进、成绩斐然,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曹妃甸此次完善灵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的创建,为全市乃至全省园区改革贡献了曹妃甸模式。

强化培训,创新服务,让人人皆可成才

组织企业家进入高级研修班,赴先进地区交流研修,是曹妃甸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的举措之一。

立足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搭建培养新型职业平台,曹妃甸区制定实施了《企业家五年培训规划(2018-2022)》,与天津大学签署高端教育培训框架协议,积极探索企业家和人才工作者系统性综合培训新模式,打造了企业家与企业发展的实效对接、人才工作与体制机制改革共同创新的新局面。如根据不同产业体系需求,区委组织部、统战部组织上千名企业家分别先后到华为、腾讯、阿里等名企及南开、清华、宁波、苏州、杭州等地进行高端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大大提升了企业家全球化视野,也促成了企业之间强强联合。曹妃甸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博说:通过曹妃甸举办的高端培训,我们把学到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促成了我们和华为的合作。

为着力培养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大军。曹妃甸区及境内各单位还在选树典型、强化培养、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区工信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牵头举办企业研发投入、技术交易、创新券使用、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公需科目网络培训学习,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局、供销社、农广校和各场镇进行了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为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一大批“领头雁”。

在素有“海上钢城”之称的首钢京唐公司,今年推出《“首钢京唐工匠”评选管理办法》,实施了一次性奖励5万元、聘任后享受每月8000元工匠津贴的重磅激励政策,为一线操作岗位人员拓展了晋升通道,大大激发了京唐职工创新创优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享有高技能人才摇篮的唐工院,9月10日学院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学院拿出140万重金奖励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代表、奖励一批国家级项目,进一步鼓起了教职工开拓进取、执着创新的工作士气。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随着曹妃甸区“人才强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一片天下英才汇聚、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高地正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创造活力。

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9/0929/c422801-31379964.html

(编辑 赵晖 王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