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天津教育报:天大推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构筑“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四梁八柱

      2019-12-12       

《天津教育报》2019年12月11日B1版

本报讯(记者 刘佳 通讯员 刘晓艳 赵习钧)18场专题宣讲会,覆盖30个院级单位、近千名师生参与研讨……12月9日,历时近一周的天津大学“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作会议闭幕式举行。作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5所高校之一,天津大学提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率先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构筑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体系,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天大改革路径和方式。

该方案是天津大学在全面分析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及前期探索经验基础上,从育人体系和工作机制两个维度提出的。通过综合改革,天津大学希望形成具有天大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支撑学校“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四梁八柱”和牢靠“地基”。改革方案中,育人体系主要包含德育铸魂计划、智育固本计划、体育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劳动教育淬炼计划等五大攻坚计划。

按照德育铸魂计划,要构建“家国情怀”的通识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日常思政融会贯通的德育体系。未来,天津大学要形成至少包含200门涵盖不同类别课程的高质量通识课程群;至2021年开设10门以上与思政课必修课相配套的系列选修课。

按照智育固本计划,通过专业教育、贯通培养、科教协同构建起可应对变化、塑造未来的时代所需的一流人才智育体系。专业教育上,以新工科建设为龙头,重构“教”与“学”的关系;推动本硕衔接、硕博贯通,贯通学科专业、贯通培养方案、贯通课程体系、贯通教学运行、贯通导师制培养;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重点研发项目要吸收本科生参与,2022年全校本科生参与科研比例要达到20%。

按照体育强健计划,以身心健康、锻炼习惯培养和校园体育文化为重点,改革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和考核模式。本科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即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按照美育浸润计划,通过高地建设、审美教育、体验教育,提升学生感知享受和创造美的能力,拟筹建人文艺术学院,培养兼具艺术修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复合人才。

按照劳动教育淬炼计划,从生活劳动、专业劳动实践和公益劳动三个维度,实现劳动教育的三层次目标:具备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系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具有乐于服务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系列“劳动+学科”通识教育类课程和“专业+劳动实践”重点课程,实行校园卫生责任包干制,设立“天大劳动周”。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在闭幕会上表示:“学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召开此次工作会议,就是要回归大学的初心和使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是抓根本、管长远的根本性改革,要通过这样一个全员参与、全校覆盖的改革,来统、牵引和推动学科专业的调整、科研组织方式创新、人事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一切改革要服务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立足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闭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进一步对“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进行了重点阐释:“五育并举”是育人要求,“三全育人”是落实要求的具体途径。“全员育人”要重点抓课程思政、理论课,突出育人功能和价值塑造,“全方位育人”重点要抓同向同行。他表示:“会议的成效如何,关键看落实。全校师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快构建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天津教育报:https://mp.weixin.qq.com/s/5Ko5Ag41cKvqzFqF92-ZAg

(编辑 张华 张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