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青年网:天大学子在宕昌县自制简易户外气象站

      2020-06-07       

近日,宕昌县实验中学校门口新安装了两块32寸的信息发布牌,其中一个显示学校值周教师、学生等信息,而另一块则显示的是丰富而精确的气象数据,在这些数据背后,是天津大学第21届研支团成员林子自己开发制作的简易户外气象站。

新安装的气象数据显示端

当问到为什么要做这个气象站时林子说:“很多中学都拥有自己的气象站,但是宕昌这边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还处在空缺状态”。确实,一个小型的气象站在很多中学已经成为标配,学校一般有专门围绕其成立的气象兴趣社团,对多种气象数据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气象站实验中学节点于2020年4月25日正式从室内测试环境安装到了户外,可测量的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紫外线、PM2.5、有机废气浓度、烟阻,通过4G网络上传至华为的云平台,师生们使用配套的APP即可获得这些数据。

林子表示,这套系统设计之初就是奔着免维护去的,比如针对宕昌冬季动辄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没有使用常用但低温表现差且寿命短的锂电池,而是使用了两块大容量超级电容,此外,通信使用的是专用的十年期电话卡、使用自身安装的太阳能板供电,在完全黑暗环境下能工作一周等等。这些设计使得学校在十年内无需对气象站进行维护,也无需新布任何线,找到合适位置固定即可。

安装在顶层阳台的气象站

林子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平时热爱动手搞各种电子制作,这次的气象站可谓是将大学中学到的专业知识以及自己的爱好结合了起来,2019年12月底,在工作之余,林子就开始了第一版的设计工作,而后的调试、制作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三月,电路板演化了四代才最终成型。

四代电路板演变一览

气象站制作中

仅能采集数据显然还不够,要让师生能更方便的获得这些数据也是需要的考虑的内容,在气象站端稳定工作后,林子开始着手用户端APP的编写工作,对于从未接触过安卓开发的他来说无疑这又是一项挑战,他通过数日的学习后开始了使用Java的编程工作, APP以最常用的温湿度为主要显示数据、其他数据次要显示的设计理念,最终于三月中旬完成了用户端APP编写工作。

气象站用户端APP

距离四月的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林子针对华为云数据仅能保存7天的问题进而开发了可以运行在电脑端的数据采集程序,将该程序运行在学校服务器上即可每两天自动从华为云将气象数据下载到本地,并会自动对比本地已有的记录,删除重复的数据,这样的程序可以将气象站所采集的数据全部保存下来,将来气象站历经数年的运行后可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年度的气象报表,方便学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数据采集端程序

4月25日上线以来,由于缺乏大屏的显示终端,需要老师们拿出手机点开应用查看数据,而在5月27日,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宕昌县实验中学捐赠了价值两万元的防疫物资,其中包括了两块希沃32寸信息发布牌,在实验中学胡丹生校长的指挥下,其中一块就被用于长期显示气象站的数据,林子也专门针对大屏幕对显示APP的布局进行了优化。

气象站大屏显示端安装

加上去年的陇南市创客教育大赛,这次的气象站已经是林子将自己的爱好第二次运用到支教当中了,林子说,“一年的服务期快要结束了,我也希望能代表天大研支团为当地留下些什么”。今年正值宕昌县大力发展创客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天大研支团也为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国青年网:https://mp.weixin.qq.com/s/R_yUB54e-FF-r0ombQwYKQ

(编辑 焦德芳 陈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