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人民网: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研讨习近平科学家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2020-10-05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赵竹青)9月27日,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多位学界、业界专家及实验室成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共谋实验室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这是总书记近期继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以及8月24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后,第三次在公开会议上提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研讨会上,实验室主任、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多维性、传播终端的场景化使得内容传播领域纷繁复杂,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充分运用和驾驭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内容传播领域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也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2019年7月,人民网发布“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规划纲要”,在业界首次提出了“内容科技”(ConTech)的概念,并明确提出建设内容科技领军企业的目标。2019年11月,经科技部批准,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依托人民网建设的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实验室针对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关键问题,对传播内容领域复杂的舆论环境、内容传播的技术短板,融合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认知科学、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等诸多学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实验室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深入学习原文,更要深刻理解讲话的时代背景。思考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化危为机,抢占科技与创新的制高点,如何在第四次工业浪潮和新冠疫情的挑战下,实现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郑庆华指出,科学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实验科学、模型和机理、模拟仿真三个范式,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数据的裂变式增长,现在正在进入到大数据驱动的第四科学范式,建议实验室围绕第四范式开展研究。郑庆华提出,我们要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要研究真问题、探索真方法、产出真成果、取得真成效,满足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

实验室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徐晓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科技事业和科技人才建设,在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对如何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引领性的意见。我们要以关键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聚焦科研攻关方向,加强基础研究,在独创独有上功夫到家,优化科技管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要只争朝夕、精准攻坚,把我们的科研创新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写在网络空间中。

徐晓飞介绍,哈工大与人民网围绕实验室共建的社会科学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开展了一批课题研究,重点在价值观理论、自然语言理解、多模态认知与服务、网络空间安全等方向攻坚,着力推进媒体融合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转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现场参加科学家座谈会的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陈云霁表示,座谈会让他强烈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对于科技领域不仅了解全面,而且理解深刻、把握精准。他表示,总书记提出的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给未来的科研创新定下了基调,打破了以往跟随式创新对思维的禁锢,也深刻感受到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传播内容领域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应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陈云霁认为,人民网利用产业优势,汇集财政、金融、税收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非常符合总书记的战略判断,有利于持之以恒的加强基础研究。他建议,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既要“顶天”做好统筹设计走向国际最前沿,也要“立地”做好体系建设,加强转化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胡清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在学校内部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增强了广大师生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我们既要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也要正视与欧美存在的较大差距,从思想上彻底摒弃原来一些错误的观念,脚踏实地、潜心尽力,坚持不懈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胡清华指出,政府和企业要真切意识到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主动给广大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他表示,依托人民网建设的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平台,将算法、算力和数据整合在一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态势。

“如何做好科技创新,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叶蓁蓁表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把“生态”和“活力”放到题眼中,反映了当前科技创新的短板和顽疾,提出人民网和实验室要在科技创新生态催化,数据运用管理,建设集算力、算法与数据相融合的“内容认知科技平台”,在突破社会计算难题等方面重点发力。在科技创新生态中,提前布局,精准定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责编:吕骞、孙红丽)

人民网: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20/0930/c1007-31881514.html

(编辑 焦德芳 柴海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