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日报》 2020年12月5日 007版

施工中的许多数据都会在工程车上的LED屏显示。本报记者 余少林摄
本报讯(记者 余少林 通讯员 欧萍)记者昨日获悉,滨海新城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开展智慧管控系统试点应用。该系统是国内基于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的研发成果,可针对施工过程中重点管控部位采取信息化管控措施,实现智能施工监控与在线分析一体化,加强项目建设监管。
昨日上午,在滨海新城仙昙路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有序往来。“你看,温度156℃,速度4.7公里/小时,所有数据在LED显示屏上一目了然。”施工人员指着显示屏说。记者注意到,每辆工程车上挂有一面“工作证”,管理人员的手机和电脑上,可实时监控掌握沥青混合料温度和施工机械运行速度,以及路面沥青摊铺最新情况。
“有了智慧管控系统,我们就能及时协调指挥施工进展。”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智慧”加持下,沥青批次有没有差错?运输车辆是否绕远路?摊铺是否均匀?碾压有没有到位?这些问题都能有效解决。
“原先需要人工判断的施工过程现在由系统智能管控,既高效又准确。”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系统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功能及物联网平台,将原先的事后质量抽检转变为事中“云监工”,PC端、手机端均可实时查看现场情况,真正做到施工全程“可视化”。
除路面沥青摊铺外,智慧管控系统在道路软基处理中同样功效显著。滨海新城地处沿海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多滩涂、淤泥,淤泥最深达20多米,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道路,就如同建在“豆腐”上,需采用水泥搅拌桩、CFG桩进行软基加固。对此,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项目周边五条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引入智慧管控系统对工程桩机各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钻芯取样、承载力检测,成桩效果大幅提升,顺利完成近200万米水泥搅拌桩及CFG桩的软基处理。
福州日报:http://mag.fznews.com.cn/fzrb/2020/20201205/20201205_007/20201205_007_1.htm
(编辑 刘延俊 陈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