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焦德芳 记者 陈欣然)日前,天津大学杨全红、凌国维、张辰联合团队成功研发全新能源转化材料,新材料能够“捕捉”深海中稀薄的氧分子并转化成为电能,实现长周期运行,成为一种节能、稳定的“海水电池”。该研究成果已被最新一期国际能源领域权威期刊《先进能源材料》选为封面文章。
深海被誉为“地球最宁静而神秘的地方”,那里生存着古老的原核生物,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未来意义非凡。深海探测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希望制造出直接利用海水作为电解质和能量来源的“海水电池”。然而,海水电池氧还原反应所必须的氧分子在深海环境中含量稀少,一种能够在深海贫氧环境下高效富集氧分子的新型材料是为人类探索深海提供能源保障的关键。
天津大学海洋学院、化工学院联合团队提出了“面向深海贫氧环境海水电池高效亲氧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他们通过微波合成法制备出一种新型单原子催化剂。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材料能够在贫氧环境下进行高效氧还原催化,从而产生电能。用这种新材料制造的海水电池能够在水下超千米的深海环境中稳定供电。
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554408031878103&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A4%A9%E6%B4%A5%E5%A4%A7%E5%AD%A6%E5%8F%91%E6%96%B0%E6%9D%90%E6%96%99%E6%9C%89%E6%9C%9B%E8%A7%A3%E5%86%B3%E6%B7%B1%E6%B5%B7%E4%BE%9B%E7%94%B5%E9%9A%BE%E9%A2%98&sShare=1
(编辑 张华 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