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天津市2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7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
据介绍,本次天津市所获奖项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突破。一是获奖项目数量大幅提升。天津市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着力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今年天津市获奖项目首次突破20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天津大学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成为天津市获奖最多的单位。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舒歌群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内燃机复合循环理论与方法”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也是天津大学首次连续牵头获得自然科学奖;天津大学机械学院王树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与器械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精仪学院李醒飞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多轴联动多传感器协同现场坐标测量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境学院陈冠益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基于3S维度的生物质固废清洁高效燃气能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天津大学作为参与单位完成的“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复杂电网差动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是获奖项目质量高。此次天津市获奖项目聚焦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境等天津市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天津市单位牵头主持项目有7项获奖,比2019年主持项目数翻了一番,集中展示了天津市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上的显著成效。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造血干细胞调控机制与再生策略”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天津中铁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高速铁路用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基于‘物质-药代-功效’的中药创新研发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是企业主体地位增强。通过统筹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和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天津市创新型企业能级提升效果明显。此次获奖的22个项目中,企业参与项目12项,比2019年增长71.4%。其中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参与的项目“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荣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的项目“深地复杂油气藏钻完井关键技术创新与工业化”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科技日报: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1-11/03/content_1229906.shtml
(编辑 张华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