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文化报:张家口成了“国际张”

      2022-01-29       

张家口成了“国际张”

讲述人:吴立曼(金牌导游)

奥运是一个令我魂牵梦绕的词汇,也是我与文旅行业结缘的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在辽宁锦州参加一场与奥运相关的人才选拔赛,从此成为一名景区讲解员。后因为爱人工作调动,我才来到河北张家口。

2011年,我进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运旅游客运公司,从事地接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等工作。10年间,张家口不断给我惊喜。我记得带着女儿坐火车刚到张家口时,又小又旧的老张家口南站让初到这里的我心凉了半截。如今的张家口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10年间,我精心为游客服务,让他们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和人文情怀。2020年,经过层层选拔、培训、考试,我有幸成为张家口第一个“金牌导游”荣誉获得者。2022年1月,为了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张家口金牌导游工作室在崇礼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挂牌成立。

金牌导游代表着一种责任。我组建了“张家口旅游志愿讲解服务队”,定期组织张家口一线文旅从业人员展开交流探讨活动、做公益培训。有一次我们在大境门做公益讲解培训时,遇到一对来自北京的退休老夫妻到大境门景区游览,老先生讲:“张家口最美的风景就是人。”那一刻,我作为一个导游,被认同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前几年,我大多是带张家口的游客去外面。如今,随着张家口文旅资源的丰富,我们逐渐开始有了地接团。最初京津冀的游客较多,他们来这里体验张北草原风光、蔚县民俗、怀来红酒和温泉。近几年,冰雪主题旅游逐渐成为新生力量。

新年新气象,张家口丰富的年俗文化为这座城市的新年增添了独特韵味,剪纸、打树花等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年俗。另外,以冬奥为主题的冰雪雕塑展览、冰雪运动普及活动等给新年加入了“冬奥味儿”。街头巷尾的老百姓谈论着冰雪旅游、京张文化旅游带。当张家口变成“国际张”后,这座城市的文旅人也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力量。未来,我希望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和看到张家口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会尽最大努力去讲好张家口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 影 采访整理)

1E20B

▲吴立曼为游客讲解

F6112

▲滑雪高地—河北张家口崇礼翠云山雪场

游历者变身“游学帮”导师

讲述人:刘泽坤(研学导师)

我从小在河北张家口长大,最早是爷爷那一辈到张家口煤炭机械厂做技术工人,后来就一直留在这里。

2012年夏天我满18岁,为庆贺我被天津大学录取,父亲带着我从张家口出发,一直到新疆、西藏,历时2个月,去了50个城市,把祖国的大好山川走了一遍。

10年前,张家口的火车站还是陈旧的老车站。那时候,张家口的旅游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本地人或周边城市游客会选择去花皮岭、草原天路、怀来官厅湖转一转。

当我在2019年回到张家口工作时,我马上发现,张家口的交通网络更加发达,旅游资源也变得多种多样了。春天可以去崇礼看花海,和家人一道骑行;夏天可以去草原天路、区县的农家乐,去扎寨露营;冬天可以去崇礼,感受苍茫大地的魅力和滑雪激情。

近几年,冰雪旅游也开始在张家口兴起,从最早的“富人运动”发展成为每个人都可以触及的运动。奥雪小镇、富龙小镇等滑雪小镇的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完善了,服务更专业化。崇礼这样一个县,也很难得地拥有了两个高铁站。

新的产业发展给了我新的工作契机。我一直有着教育情怀,也很喜欢和小孩子相处,偶然间就成为了“游学帮”的儿童研学导师,带着孩子们走进课本所描绘的西湖、故宫、圆明园等“历史遗迹”去学习。因为工作需要,我也学习了滑雪,作为一名滑雪教练教孩子们在雪上安全滑行。

新年即将来到,张家口有我最怀念的年味儿。小的时候,过年最让我震撼的是去看蔚县打树花,火树银花一瞬间的绽放,让我感觉到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事情。那时,匠人扎起花灯,老奶奶剪出窗花,摊贩卖的蔚县黄糕特别得黏……文旅产业是一个城市的金名片,我亲身经历了张家口十年的巨变,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座城市独特的美丽。

(本报记者 张 影 采访整理)

中国文化报:https://epaper.ccmapp.cn/

(编辑 焦德芳 王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