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刘延俊 陶森)在天津大学,原本研究生专属的“一对一”导师制,现在本科生也可以享受了。9月29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发布《关于加强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师友计划”,在专业教师中选聘730 位师德师风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师友”导师,使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所学专业,“手把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目前,2022级本科新生成为该项举措的首批受益者。

“师友”导师日常会走进宿舍和学生们交流。 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辅导员、班主任一直是本科学生的“标配”,而新聘任的“师友”导师,将从思想、学业、生活等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和帮助。相较于传统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师友计划”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及大类招生条件下未来专业选择的指导,解决学生学业发展上的困扰。让本科生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四年生涯规划。
在2022级本科生师友导师培训会上,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为导师们讲授“开学第一课”,他希望导师们能够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成为让学生想得起、信得过、找得到、靠得住的良师益友。
“学校从加强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角度出发,将‘师友计划’从最初跨学院大类本科新生的基础上,推广到了全体本科生。”天津大学学工部部长赵欣介绍,“师友计划”将以学生宿舍为单位,每间宿舍选配1名“师友”导师,这些导师将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与其他育人力量共同为新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
目前,该校已完成4618 名本科新生全覆盖。在2022级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信息二班的张倩看来,“师友”导师将在学业上给自己带来指导,引导自己了解未来学业的发展方向。这段时间,“师友”导师还在生活上对大家表达了关心关注,“心里挺暖的”,张倩说道。
赵欣介绍,本次选聘的“师友”导师,将在两年聘期内深入学生宿舍,与所带学生定期面对面交流,从思想引领、专业认知、学业指导、生涯规划、社会科创实践等角度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锤炼天大品格。同时,导师们还需要为学生“扶上马,送一程”,在学生确定专业后,继续跟踪指导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
据悉,此次“师友计划”是天津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以有效应对本科生大类招生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切实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提升跨学院大类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度和针对性的有力举措。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将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专业认知、学业帮扶、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构建起辅导员、班主任、“师友”导师协同配合、优势互补的全员育人体系,不断完善通专融合、本研贯通的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
新京报: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64455314168046.html?shareuser=160439218412507
(编辑 刘延俊 王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