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今晚报:浓缩天大团队20年测量精华 《虚实之间·发现长城》天博展出——三维航测遗产 让长城数字化

      2023-02-26       

《今晚报》2023年2月25日 11版

日前在天津博物馆展出的《虚实之间·发现长城——飞越天津长城》数字展现场,五面屏大型沉浸式装置前,孩子们随着屏幕上无人机镜头的各种特技发出惊呼。

《虚实之间·发现长城》浓缩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20年长城体系研究与5500公里长城数字化工作成果的精华。虽然带领团队开展明长城首次全线三维测量工作,集中算起来只有三四年的时间,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哲研究建筑遗产低空信息采集从2003年就开始了。展厅里的一排“直升机”记录了近20年这项技术的发展。“这一台航模是我们实验室的第一架飞机,2004年4月首飞。当时没有专门无人机设备,我们把航模挂上航拍架进行拍摄。这两台烧汽油的无人机明显大一点,天大建筑学院当时是国内最早使用无人机航测遗产的建筑类院校。”

展厅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五面屏大型沉浸式装置,观众可以“座舱视角”在19分钟内“飞越”西起天津与北京平谷、河北兴隆交界的长城“三界碑”,东至天津与河北遵化马兰峪及清东陵景区长城交界点的全长40公里的天津长城。天津长城的各处资源、特色遗存、沿线风光都通过五面屏立体展示给观众。这标志着全国拥有长城资源的15个省区市中,天津市率先实现域内长城的全段实景化、沉浸式、数字化展示。

“除了每天都有很多小观众围在这里看,我还遇到一位老人,19分钟一个循环,他在这里站着看了4遍,将近80分钟。老人说自己喜欢长城,但从来没有这样完整看过天津境内的长城,一下子看入迷了,不知道自己站了那么长时间。”李哲说。

天大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业余时间经常出现在展厅里和观展人聊天,除了做义务讲解,还用自己手机上的AR程序,给小朋友展示长城烽燧的模型上如何点起烽火。“我们希望把最新的发现告诉大家,把长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今晚报:今晚报数字报-三维航测遗产 让长城数字化 (jwb.com.cn)

(编辑 焦德芳 张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