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繁花相迎。津城市民和八方游客赶赴一场场浪漫花事。以花为“媒”,天津大学与天津创美助残基地“牵手”,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海棠花开 创益共行”天津大学青年市集暨爱心助残义卖系列活动,大学生创业团队和残疾人手工艺者跨界合作,共同设计、共同制作、共同义卖文创产品,在这个春天完成了一次爱的传递。
跨界合作 共筑梦想
这次爱心助残义卖系列活动是共青团天津大学委员会指导,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团委、天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天津大学天美工作室、天津大学圭禾学生创业团队、天津创美助残基地(以下简称创美)联合举办。实际上,这并不是创美第一次与天津大学合作。去年10月份,为庆祝天津大学建校128周年,创美社区就业站点的残疾人手工艺者们只凭借一张“北洋大学堂”的照片,便设计出别致的北洋大学堂串珠作品。在爱心人士的协助下,创美今年与天大再次合作。为此,天大特地向创美“下单”,专门定制了1000朵海棠钩织产品。义卖前,天大圭禾学生创业团队的青年志愿者数次到创美,和残疾人手工艺者共同制作文创产品,令高校文创与助残元素完美碰撞。
义卖的摊位上,有精致的榫卯花盆摆件,上面的花束栩栩如生,均由残疾人士用绒线编织而成,海棠纹样的花盆则是由圭禾学生创业团队的青年志愿者采用榫卯结构设计制作。绒线编织的海棠、向日葵、百合、铃兰、玫瑰等花束,如真花般令人惊艳;寓意天大品格的钩织钥匙链,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备受欢迎的还属钩织的海棠花书签,搭配工笔重彩的文创笔记本,带着浓浓的校园气息,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选购心仪的产品。每件文创产品都附上了残疾人制作者的信息卡片,让大家更能了解这群特殊的制作者的积极乐观、自强不息、巧手慧心。
“蜗牛”青年 由衷笑了
瑶瑶是创美社区就业站点的一名手工艺者。她站在摊位内向来往的游客热情地介绍着每件产品。“这是我们用钩针一阵一阵钩织出来的,看着简单,但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款海棠花书签是主打产品,很有纪念意义……”瑶瑶和游客流畅地交流,谁也看不出她是一名智力残疾人。因脑部肿瘤动过两次开颅手术,瑶瑶的智力停留在了十来岁。“我第一次学钩织时,怎么也学不会,掉了很多眼泪,是我们的指导老师不停地跟我沟通交流,一步一步教。突然有一天,我就开窍了,只要会了针法,钩起东西来就很简单。”瑶瑶说,她并不拿自己当残疾人,更愿意与他人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也愿意在公益活动中贡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陪同瑶瑶一起参加义卖的创美社区就业部指导老师赵丽娜, 亲昵地称这些残疾人手工艺者为“孩子们”。“这些孩子们大多是智力残疾,普通人学会钩一朵花可能需要两三天,他们就像小蜗牛一样,学得特别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记住。但只要学会了就不会忘。”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看到他们和大学生合作,作品进校园、进景区义卖,被许多人喜爱,赵丽娜由衷地欣慰,替“孩子们”高兴。
社会责任 担当在行
义卖现场,大学生们各负其责。天津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圭禾学生创业团队负责进行文创产品售卖与公益助残事业介绍。北洋工笔重彩协会的学生组织了现场书画体验、蝴蝶拓印活动,吸引众多人围观并参与。天美工作室的成员们在现场进行路演。助残义卖、传统文化、动听旋律,聚拢来了流量和人气,让更多人了解到残疾人的才华和付出,关注到大学生创业的意义,更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助残事业的重要性。
高子星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生,是圭禾学生创业团队的主理人。他和团队在这次义卖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我们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很大帮助和支持。当我们具备一定能力时,也可以去帮助残疾人朋友,尽我们学生的社会责任。”
“天美工作室始终探索以多元形式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天津大学天美工作室负责人宗超老师介绍,“此次合作,天美工作室努力以美育人,将文化活动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今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天津大学启动了志愿服务交流月,发布了年度十大志愿服务项目,其中专门围绕‘慈善义卖’设置了‘爱在北洋,情暖万家’志愿服务项目,也一直在探讨如何把义卖义捐做得更深入、更系统。”天津大学团委兼职副书记王轶涵介绍说,这次爱心助残义卖活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同时带动大学生创业,激发他们的创新创意;另一方面,为残疾人创业就业赋予新鲜活力和动能,推动助残事业发展。
这次爱心助残义卖系列活动持续了7天,义卖所得6万余元,将全部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而经过这几天的合作,天津大学与创美结成助残公益合作伙伴,双方将研究开展更多公益助残项目,探索助残新模式,为残疾人士就业创造更多可能。(今晚报记者 刘波)
津云:https://www.app2020.tjyun.com
(编辑 刘晓艳 安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