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雷、杨静团队近日成功研发新型电子皮肤。这种皮肤可在零下78°C的严寒环境中实现机器手的高拉伸、自愈合和高灵敏功能,对我国开展极地科考具有重大意义。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极地探索是人类科学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极远离人类生活环境,保留着生命、地球乃至太阳系早期的秘密;极地又是地球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环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南北极的低温环境为探险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风险。极地机器人的研发对减小科考人员伤亡、开发未知危险地带有重大意义。
机器人的“感知力”将极大影响极地探索的质量,可赋予机器人“触觉”的电子皮肤便应运而生。天津大学张雷、杨静团队研发的电子皮肤具有高拉伸性,能够包覆在机器人手掌上,可在-78℃的极寒条件下准确感应压力、识别物体形状和特定符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电子皮肤具有自修复、自愈合功能,在极寒条件下受损后其传感能力可以完全恢复,这使该皮肤可完全适应极地极端环境科考任务。
“早在2020年,我们团队就研发出了代表当时学术前沿的‘全天候自愈合电子皮肤’”据杨静教授介绍,“而今,我们的新一代电子皮肤全面升级,在自愈合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全面适应-78°C的极端环境,期待这项新成果在我国南北极科考和其他科研领域呈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天津日报记者 姜凝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津云:https://www.app2020.tjyun.com/jyapp/cms_template/100/000/208/index.shtml?appId=1b8b3255-58d4-4ba7-b0f7-9d136547eb38&json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cms_mob/v200/cms_news/000/000/056/378/000000056378954_ff9e89f1.json&resourcesUrl=https://static20.app2020.tjyun.com/jyappv300/cms_mob/v200/cms_oth/chan.json&jy_uid=300850194&newsId=056378954
(编辑 刘延俊 贾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