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央视新闻:走进脑机海河实验室看新质生产力

      2024-06-14       

本站讯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实验室建设则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6月10日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中国新闻》推出系列报道——《走进实验室看新质生产力》,探访科研尖兵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首期节目聚焦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看科幻电影中通过意念控制的情节,当下正在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从梦想照进现实,并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新闻》2024年6月10日

你现在看到的不是浩瀚的宇宙,这其实是我们的大脑。数百亿个神经元如同星系一般彼此相连,共同操控着人类的动作和感知,大脑的重量只有约三磅,所以被科学家们称为“三磅宇宙”。

总台记者李青音:通往三磅宇宙的路径就是我手中这顶脑机帽了,通过64个电极可以将意识转换成脑电信号传输到电脑中,实现脑与机的连接,甚至可以做到意念打字。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种方式,脑机海河实验室的科研重点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依靠脑机帽上的电极片获得脑电信号,并通过特定算法进行解码。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科研骨干孟佳圆:我们现在所说的“意念打字”并不是大家想象中脑袋一想就出了一个字符,而是我们通过视觉输入的特定编码,我们人眼睛盯着哪里,这个特定的编码就会诱发出大脑中特定的脑电信号,我们通过解码这种脑电信号来输出这个字符。

屏幕上的虚拟键盘也被叫做指令集,而指令数量是反映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23年,脑机海河实验室研发出216键超大指令集,刷新世界记录。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科研骨干孟佳圆:常用语包括中英文的切换全都集成在了脑控的系统当中,这样也是让我们使用得更方便、打得更快。像我们现在的话,基本上输出一个字符只需要1.4秒左右,我们达到了300多比特每分钟的这样一个信息传输速率,这些指标都使得我们把脑控打字推向应用成为了一种可能。

总台记者李青音:这个机械手指就是灵犀指,刚刚的操作,我们是通过意念完成的,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科研骨干刘源:想着第六指跟你身体是一起的,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有一个体感的反应,你就想着说手指要弯,这个时候就会有第六指弯曲的脑电信号出来,根据我们的算法对它的特征提取出来,这个时候再给到机器人系统,有了指令以后手指就可以弯了。

在临床实践中,灵犀指不仅可以成为脑卒中患者的第六根手指,还能唤醒他们的功能障碍中枢,助力手部功能恢复。

在脑机海河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医疗康复领域不断创新,助力卒中患者下肢康复的“神工-神行”,可以采用脑机控制外骨骼行走,结合外部助力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实现患者主动康复的最大化。

目前脑机海河实验室在脑机交互领域构建了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非侵入脑机接口:脑电识别精度、指定维度、通讯速度三项核心指标,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拥有国际最大脑机交互技术专利池。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脑机接口被列入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未来有望应用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编辑 刘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