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的一天,我接到冯骥才的电话,说中国言实出版社计划出版三位作家的传记,一位是当时已108岁的四川作家马识途,一位是王蒙,另一位就是冯骥才。他想让我写他的传记。
“为什么让你写?第一,你熟悉我;第二,你文笔好;第三,你懂画;第四,你善于整理。”
没错,我熟悉他。作为一名曾经的文化记者,我从1985年开始采访他,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我是他人生一些重要节点的见证人和记录者,包括跟随他到全国各地进行文化考察。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也有交往。
尽管如此,我对为他作传还是缺乏信心的。因为他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大才,一人驾驭着文学、绘画、文化保护和艺术教育“四驾马车”,在文化艺术的沃野上纵横捭阖,涉猎如此广泛,学问如此浩瀚,怎样才能将这些相互交织的领域“整理”得既有完整构思,又有条不紊?他的审美眼光如此之高,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和生动再现他迄今八十余载漫漫人生,得到他本人的接受和认同?难度真的很大。所以,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下这个任务的。
通常,为活着的名人作传,首先要与传主进行多次且充分的交谈,但冯骥才当时正忙于天津大学冯研院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无法抽身。
“我没时间谈。”他有些无奈地说。
“您没时间谈,我怎么写呢?”
“这样吧,我出过一套书,‘记述文化五十年’,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绘画创作和文化保护史,你想了解的东西都有,可以作为写作的依据和参考。”
还有文本的体例和风格,应当如何把握?他问我看过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吗?我说看过。但我认为《名人传》偏于理性,比较深奥,属于阳春白雪,一般读者可能读不进去。我个人比较喜欢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通俗易懂,比较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但《渴望生活》采用的是小说写法,有大量想象和虚构,显然不适用于冯骥才的传记,只能借鉴它的一些叙述手法,如尽可能加强情节性和细节描写等。我按照这样的思路,参考冯骥才回忆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写出了第一章《梦想起飞的年代》。冯骥才看后未置可否,建议我将书稿传给出版社,请他们出个意见。几天后,出版社的反馈来了:“我们觉得杜老师文笔很好,写得生动有趣,可读性很强,完全符合我社的出版要求。”
“那就按这个思路写吧!”冯骥才开了“绿灯”。
“我先写着,您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什么时候谈,可以吗?”
“好吧。”
我从当年10月动笔,每写一章,就给冯骥才和出版社传一章。一直写到翌年春节前,冯骥才也没抽出时间。我对他说,“春节放假时,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谈一次了,因为您和顾老师初恋的故事,还有您当篮球运动员的经历,找不到相关资料,需要我们面谈一次”。就这样,大年初七,我到他家面谈了一个下午,把需要补充的内容全都补上了。他又对我已经完成的书稿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写作中我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冯骥才的“记述文化五十年”中,选择和提炼出我需要的内容,把它放到全书的总体架构中,用我的语言方式表述出来,而不能照搬照抄原文。难就难在这里。好在,正如冯骥才多次肯定的,我的“整理”能力较强,首先,我把“记述文化五十年”的内容,与一些零散的、采集自多种渠道的信息,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将他的人生经历与特定时代背景糅合在一起,将史料与故事糅合在一起,将他的事业发展与家庭生活的变迁糅合在一起,从而构建起一条以时间为顺序的、相对完整的、线形的情节链。其次,我在研读他小说的基础上,在书中评介了他的代表作《铺花的歧路》《啊!》《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及社会影响。再次,选用了历年来我与他就艺术创作、年文化、现代文人画、中外文化比较、民间艺术和非遗保护等问题进行的深度访谈。最后是我随他到各地进行文化考察时,所记录的考察过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细节。有了这些长期积累的素材,写起书来便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经过四个多月的创作,这部全书分为十二章、八十五个小节、二十余万字、最后定名为《天生我才:冯骥才传》的传记作品结稿了。又经过出版社半年多的精心编辑、制作,2024年11月,《天生我才:冯骥才传》终于付梓了。冯骥才看到样书后,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表示祝贺。他说:“这个版本很有当下阅读价值,是你的精品力作。”得到传主这样的首肯和称赞,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预期的。
有人问,你想通过这本书,让读者得到哪些收获和启示呢?我觉得冯骥才名气很大,社会影响很大,但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了解,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系统地梳理和解密他的成长史、奋斗史和成功史,使读者看到一个此前他们所不了解的、立体的和鲜活的冯骥才,并从他的人生故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和教益。比如说,他的成长过程中有阳光普照,也有阴霾密布,而恰恰是在逆境中,他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与恶劣环境打交道,从而找到了文学这个他托付终生的事业,于是才有了他的“伤痕文学”、文化反思小说和“俗世奇人”系列等文学成就。正如他自己所说:“命运从来都有两面性,负面的东西对人往往是一种真正的挑战与锤炼。人的意志与能力是被命运逼出来的。”其后,他作为一个“行动的知识分子”所进行的非遗保护,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种种曲折和阻力。为了抢救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他一次次卖画,将其所得无偿捐献给社会。他说每次卖画都像卖血一样,产生一种悲壮感。所以我希望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人——第一,从他身上学到为了理想和追求无所畏惧、知难而进、决不轻言放弃的奋斗精神;第二,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而要有些情怀,有些担当,有些社会责任感,为这个时代留下一点东西,作出一点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在这方面,冯骥才无疑是我们的楷模。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这一千古名句,不仅适用于冯骥才,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就看你有无这种自信,有无他这样的奋斗精神了。我想,这也是《天生我才:冯骥才传》要表达的主题和给读者的最大启示吧。(作者 杜仲华)
津云:https://www.app2020.tjyun.com
(编辑 焦德芳 梅羽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