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云新闻讯 十一载交融共进,京津冀协同焕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天津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在服务大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京津冀如何以更加昂扬奋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协同发展持续迈向新高度?2025年全国“两会”上,天津代表委员们立足各自岗位,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单泽峰表示,滨海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要在四方面下更大功夫。一是下好“一盘棋”,加强联动发展,争取更多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重大生产力项目向新区布局。二是做强“动力源”,注重与北京、雄安新区空天技术资源对接,抓好联想创新产业园、新智物联科技感知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三是织密“联通网”,加快京滨城际、津潍高铁等互联互通项目和天津—石家庄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四是提升“嵌入度”,服务京津同城化加速融合,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范围,强化教育医疗、社保服务协同发展。
绿色石化是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王百森表示,天津石化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工程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建设运营为新起点,抢抓机遇推动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助力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加速建成一批特色产能,落地一批新项目、好项目,打造共生互补循环发展的生态产业群,助力南港工业区成为央企北方重要生产基地、首都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及京津冀化工新材料制造和成果转化基地。
天津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地理区位优势的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天津港,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桥头堡,其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兼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希望,能将天津港的高质量建设,特别是未来要建设成更高水平的绿色智慧港口的相关项目纳入“两重”建设范畴。这将为天津港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有助于加快港口建设进程,全方位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携手下好“一盘棋”,让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重现昔日风采。全国政协委员,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秦斌带着对京津冀鲁内河航运发展的思考积极建言献策。他表示,天津通过京杭大运河支线、海河干流等航道,可与河北、山东等地的内河网络形成联动。如能解决河道淤积、水源问题,可实现京津冀鲁的内河航运网互联互通,大幅提升京津冀鲁大宗物品水运货运量,巩固天津的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知识产权在促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艾玎表示,目前京津冀三地还存在着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建议增加建立天津与河北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填补在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建设领域的空白;鼓励企业、高校与鉴定机构共建技术验证实验室,建立技术专家库,引入国家级实验室资源;设立三地联合知识产权鉴定补贴资金,降低中小企业维权门槛,助力京津冀的企业应对竞争中的专利纠纷。
津云:https://www.app2020.tjyun.com
(编辑 焦德芳 郭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