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津云:天大建筑学院把课堂搬到大神堂码头

      2025-03-29       

津云新闻讯 

设计课在大神堂码头开讲

初春咸湿的海风裹着渔船汽笛声,吹皱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学生的速写本。日前,该校景观园林系张蕾、彭亮副教授带领22级20余名本科生,将“天津海陆、城乡边缘地带的景观”课堂搬进寨上街道大神堂码头,在“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海港里寻找城乡边缘的景观密码。

作为天津“最后一个渔村”,大神堂传统渔业码头让研学组一行眼前一亮,大神堂渔港宽阔的港池和优美的风景让人印象深刻。远眺周大福金融中心高耸入云的尖顶,仿佛让人感受到传统和现代的交互,这一切都是最鲜活生动的教材。学生们亲眼目睹了潮汐变化对渔村风貌肌理的影响,用镜头捕捉了渔船归港时吊机与桅杆交错的光影剧场。“渔港不是静态的景观标本。”彭亮指着正在卸货的渔船表示,“我们要读懂码头24小时的生命律动——涨潮时的机械轰鸣和退潮后的贝壳纹路,都是设计语言。”

在“津门第一缕曙光纪念石”下,天大学子们合影留念,拍摄记录光影。寨上街道和大神堂村干部现场为大家讲述海味浓郁的“非遗”故事。

坐在码头石阶上举行的“海浪研讨会”中,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心得,与自己的学期设计规划碰撞出了闪光的创意火花。令人期待的是,本学期天大学子还将再进大神堂,围绕码头景观焕新、非遗文化展陈等真实课题细化设计方案。张蕾表示:“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漂亮的效果图,而是让渔港在乡村振兴中持续造血的设计方案。这个学期,我们要更多地走进乡村海港做好田野调查,在传统与现代的浪潮碰撞中,用设计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书写蓝色未来。”

原文链接:https://www.app2020.tjyun.com

(编辑 焦德芳 田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