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天津滨海高新区召开2025年度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刘宪明介绍,今年,高新区将着力加快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全年预计落地10家以上企业,3个以上制造业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规模实现翻倍增长。

近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积极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瞄准脑机接口前沿技术,主动对接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对标国家实验室谋划打造脑机接口领域战略科技力量。2023年3月,天津市第六家海河实验室——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揭牌成立,支撑高新区在未来产业新赛道中取得“先手棋”。按照构建“成果转化—生态构建—产业集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高新区努力打造以脑机海河实验室为依托,以华苑片区为核心的“中国脑机谷”,以脑机接口作为重点领域方向正式获批天津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此期间,高新区先后投入近10亿元支持实验室打造“1+1+N”的脑机接口产业载体布局。位于华苑产业园的实验室科研中心开展科研办公、小试中试、检验检测、企业孵化等工作,成为脑机接口领域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同时,高新区与实验室联合优质载体打造未来产业智造基地,给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项目注册、办公场地、人才引进、培育孵化等多方面的支持,支持优质企业和项目在高新区集聚发展。
在引育人才方面,实验室获批自主立项权,对科研项目可自主立项、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自主立项项目视同省部级项目;获批工程技术系列医疗器械专业的职称自主评审资格,正高级、副高级和中级职称可自主评审;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育高端人才。
此外,高新区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投资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海河产业基金和合盈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个面向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天津市脑机产业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关资金已到位,启动投资行为,将带动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高新区还成功申报国家“两重”项目,总投资3.7亿元,作为2024年高新区唯一获批项目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对于未来的发展,滨海高新区新经济促进局局长常馨月介绍,高新区将以“七个一”工程,从产业方案、支持政策、优化布局、搭建平台、孵化体系、引育企业、打造品牌等多维度促进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质量和规模提升。
“未来,我们将以华苑科技园为依托,积极推动脑机海河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全面完善脑机产业生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高地,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刘宪明表示。
津云:天津脑机接口产业集中发力 产业规模有望翻倍增长 (tjyun.com)
(编辑 焦德芳 罗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