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李灵枝)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简称“地科院”)于2015年底从美国NEC公司(National Electrostatics Corp)购置的一台端电压为0.5兆伏的加速器质谱仪,在2017年9月12日顺利运抵到地科院的安装现场,并随即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等工作;10月19日,地科院组织了专家进行加速器质谱仪的设备验收会,现场确认该仪器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合同验收要求,顺利完成该仪器的验收工作。


该仪器主要用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多核素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正式运行的加速器质谱仪还很少。

加速器物理学与质谱学的学科交叉产生了加速器质谱学(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AMS),其分析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利用加速器将负离子加速到较高的能量,然后利用不同价态离子质量、能量的微小差异进行鉴别,从而得到样品中特定核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与传统质谱分析技术相比,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具有较高能量、排除同量异位素以及分子离子干扰的特点,因而可有效地将特定核素与其同量异位素(Isobaric)或干扰核素(Interference)(例如:14C与同量异位素14N以及干扰分子离子12C1H2, 13C1H等;10Be与10B;26Al与26Mg, 13C2)进行分离,从而对特定核素含量进行精确测定。

加速器质谱学主要应用于考古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中超微量宇宙成因核素(例如10Be、14C、26Al、36Cl、41Ca、53Mn和129I等)的高灵敏度和高精度分析。天津大学AMS装置目前将主要进行 10Be、14C和26Al三种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分析,其10Be/Be, 14C/C和26Al/Al比值的检测灵敏度均达到10-15 ,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示踪和定年应用,其中包括5万年以来气候演化研究中14C定年;河流-湖泊-水库环境中碳循环研究中14C示踪;大气气溶胶来源研究中14C示踪;地表地质过程研究中10Be或26Al暴露年代、埋藏年代;10Be或26Al地表岩石、土壤侵蚀速率的研究;深海沉积物10Be、26Al示踪和定年。此外,该仪器所具有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分析特征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中14C精确定年,以及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医药和病理学、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中14C示踪。
欢迎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参与天津大学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编辑 靳莹 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