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科研 > 正文

天大24项成果获天津科学技术奖 位居第一 包揽4项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7-03-28       

  
    

  本站讯(图文记者  赵习钧)3月28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2016年度,全市共颁发科学技术奖18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8项,科技进步奖177项。其中,天津大学有24项成果获奖,15项为第一完成单位,包含一等奖9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一等奖总数和获奖总数均为全市各申报单位之首。

  在技术发明奖方面,今年天津大学包揽全部4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4个项目分别是:由精仪学院教授明东主持完成的“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由精仪学院教授刘铁根主持完成的“事件识别光电信息融合感知关键技术”;由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尧命发主持完成的“重型柴油机欧VI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由自动化学院教授侯春萍主持完成的“基于深度计算的舒适立体显示技术与应用”。

  在自然科学奖方面,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范晓彬主持完成的“石墨烯的绿色合成及其多相催化应用”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揭示了氧化石墨烯在强碱性条件下的脱氧规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石墨烯绿色化制备”研究理念。

  在科技进步奖方面,由化工学院教授龚俊波主持完成的“抗血栓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绿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由建工学院教授朱劲松主持完成的“大型桥隧快速检测损伤识别与全寿命风险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由化工学院教授李鑫钢主持完成的“乙烯急冷系统大型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以及由建工学院教授刘润主持完成的“海洋大直径超长管桩沉桩全过程控制技术装备及承载力评估”4个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奖励大会上,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精仪学院教授明东代表获奖科技工作者作了题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兴技术发展”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向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并讲述了自己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科研经历。

  据悉,天津大学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总数已连续数年位居第一,获奖项目占申报项目总量的比例也从2015年的68%提升至83%;一等奖比例由2015年的41.18%,提升至60%。

  (编辑 靳莹 郑逸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