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贺一新 摄影 刘爽)4月28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新工科建设研讨会。教务处处长张凤宝和副处长赵伟、教育学院书记王世斌、求是学部副主任于泓应邀出席会议。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树新、党委书记宋轶民、副院长王天友,及各专业本科责任教授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曹树谦主持。
“工程改变世界,行动创造未来,改革呼唤创新,新工科建设在行动”,这是4月8日在学校召开的新工科建设研讨会的愿景与共识。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
会议围绕机械新工科建设展开讨论,四个专业的本科责任教授针对本专业现状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阐述,就应采取的改革措施达成共识。
一是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新工科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行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充分进行学科交叉与融合。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和科研需求为导向,从专业的分割转向四个专业的交叉融合,转向三个国家实验教学中心的协同共享,转向教师的跨界交叉,从被动适应社会转向引领和支撑社会需求。
二是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促进人才知识体系更新。各专业应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材,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交叉学科探讨课程,从而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内容。
三是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打造工程教育新生态。建立工程教育人才的发展通道,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人事考核评聘制度和内部激励机制。发扬学校工程教育的传统优势,优化校内协同育人的组织模式,主动作为,开拓创新。
与会领导对各专业汇报进行了点评指导,强调工程教育改革要落到实处。建议,应在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进行多种模式培养,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是抓手,从而适合不同学生的诉求;应深入考察国内外高校的工程教育现状,了解同行们在想什么和做什么;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正在成为新工科的代表,而另三个传统工科专业需要“老树发新芽”,需要以前所未有的魄力砥砺前行。
(编辑 刘晓艳 马曌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