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科研 > 正文

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成立

      2015-06-19       

  暨《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发布会新闻通稿

  本站讯(通讯员 张聪)2015616日,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成立暨《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发布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天津市民俗博物馆、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山东教育出版社作为协办单位。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罗杨出席了此次活动;此外,历史学、影视人类学、非遗学等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钟少华、余未人、向云驹、曹保明、陈墨、杨祥银、王振良、王晓岩等也参加了本次活动的学术研讨,并被荣幸地聘为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是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天津大学批准,依托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建而成的国家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机构。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紧扣作为承载非遗记忆与技艺之根本的传承人实施保护,创造性地将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填补了国内传承人口述史领域的空白。广大民间文化工作者在田野考察中大量采录传承人口述史,相继发起专题式的调查、整理和出版工作,十年间,《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等丰硕成果先后面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编号11ZD064),现已完成30万字的专著《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从国内非遗保护的学术需要出发,冯骥才先生提出建立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以期系统、深入地开展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建设与田野作业,为遗产保护提供指导,更好地推进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研究所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口述史实践、建立民间文化记忆库、学术交流、培训指导等项职能,在口述史领域独树特色,为非遗保护提供学术支持。

  开幕式上,作为传承人口述史的重要成果之一,历时四年田野考察完成、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赠书仪式隆重举行。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联合山东教育出版社向天津皇会的老会代表捐赠各道会的文化遗产档案。冯骥才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首次系统、全面地调查、记录、整理了天津皇会的历史民俗事项,对天津皇会这一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色、有影、有文的全记录。这项抢救性的采集、立档、研究工作及其系列成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在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堪称典范,意义十分重大。通过为老会立档,使传承近三百年的皇会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机,更好地传承发展。开幕式当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沽飞镲还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设摆了精美的前场儿执事。

(编辑 彭莉 学生编辑 王任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