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科研 > 正文

药学院吴晶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内容顺利完成

      2021-01-20       

本站讯(通讯员 邵荣杰)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也是我国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而卫生技术评估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卫生技术评估利用最大化卫生资源社会收益的思想,通过对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短期、长期社会影响进行系统、综合地评估,为决策者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循证依据。卫生技术评估中的关键核心环节之一为经济学评价,在经济学评价中成本-效用分析是目前应用最广、认可度最高的“金标准”方法。近年来,成本-效用分析在我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准入、国家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等相关卫生决策的制定与应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成本-效用分析是否可以有效支持政策决策则取决于健康效用的准确测量。健康效用是否能被准确、有效地测量直接影响经济学评估的结果,进而影响甚至左右医疗卫生决策。为有效测量健康效用,国际上已开发了一系列普适性健康效用测量量表,但这些量表还须建立基于各国一般人群偏好的健康效用积分体系才能得以有效应用。因此,研制世界广泛应用健康效用量表的中文版本并验证其用于中国人群的测量性能,进而构建基于中国一般人群健康偏好的健康效用积分体系,是在中国广泛开展成本-效用分析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健康效用测量与健康效用积分体系构建这一研究领域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与应用仍十分匮乏。目前基于中国一般人群建立有健康效用积分体系的普适性量表仅有三水平EQ-5D量表(EQ-5D-3L)与五水平EQ-5D量表(EQ-5D-5L),而SF-6Dv2量表尚无可用的中国一般人群健康效用积分体系。同时,基于何种方法构建的健康效用积分体系更优尚无一致结论,方法的认知困难程度与测量准确性之间的权衡也尚在探索之中。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国际广泛使用的普适性量表在我国的多元化发展,也严重制约了成本-效用分析在我国的纵深发展,使得中国卫生相关决策者缺少科学、可靠、系统的实证依据进行决策辅助,成为了限制卫生技术评估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解决这一基础性科学难题,药学院吴晶教授持续聚焦健康效用测量方法学研究,并于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构建中国大陆人群健康效用积分体系:以SF-6D生命质量量表为例》。该项目基于国际广泛应用、但尚无中国一般人群健康效用积分体系的六维健康调查简表第二版(SF-6Dv2)量表,对传统的时间权衡法(TTO)与新兴的离散选择实验法(DCE)及其衍生的伴有生存时间的离散选择实验法(DCETTO)进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学的探索与对比,并基于优选方法构建了SF-6Dv2量表中国一般人群健康效用积分体系。

经过为期4年的深入探索与研究,吴晶教授团队顺利完成项目研究内容,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卫生政策领域顶级期刊Value in Health(SSCI1区、SCI2区、中科院TOP期刊,WOB卫生政策类期刊排名5/87、经济学类期刊排名19/373,2019IF=4.748)、药物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PharmacoEconomics(SSCI1区、SCI2区,WOB卫生政策类期刊排名8/87、经济学类期刊排名40/373,2019IF=3.563)、生命质量测量领域权威期刊Quality of Life Research(SSCI1区、SCI3区,2019IF=2.773)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等中国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篇。另有3篇英文文章正在撰写待投稿。

同时,吴晶教授团队还多次受邀在领域内权威会议上报告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国际卫生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ISPOR)2020年年会、国际卫生技术评估学会(HTAi)2020年年会、2020年第八届南方药物经济学论坛、2020年第三届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大会、2019年中国药物经济学委员会年会的青年学者论坛等。报告内容均获得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与讨论。

图片3.png

此外,该项目在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转化应用、政策决策支持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果。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为中国开展卫生技术评估提供了另外一种全新的健康效用测量工具。同时,该项目还创新性地对三种不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进行了头对头比较,厘清了三种方法的方法学设计与结果差异;此外,该项目还首次对两种健康效用测量方法进行了重测信度的对比验证分析,为健康效用测量方法在重测信度这一关键信效度指标方面的表现提供了有力证据。

(编辑 刘晓艳 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