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教学 > 正文

力学学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现场评估会暨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召开

      2017-08-28       

  本站讯 (通讯员 曲传咏) 8月13日,天津大学力学学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现场评估会暨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机械工程学院会议室召开。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王铁军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茂教授,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冯西桥教授,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徐鉴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郭旭教授作为特邀评估专家出席。本次评估会由王天友主持,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赵美蓉、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蔡继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天友、曹树谦、力学系教授亢一澜、王世斌,力学系主任丁千以及师生代表参加。

  

  赵美蓉首先代表天津大学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简要介绍了天津大学力学系悠久的历史和对学校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并预祝本次评估会圆满成功。丁千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天津大学力学学科近五年学位点的基本情况、学科发展特色及方向、学位点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以及培养环境与条件等情况。评估专家们听取上述汇报后,分别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及管理人员代表进行了座谈沟通,并考察了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情况。专家组对天津大学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专家组认为,天津大学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目标明确,研究方向全面有特色,人员结构合理,培养体制健全,管理、奖励体系完备,学术成果突出,培养人才优秀,国际化水平高,达到了评估要求的各项指标,评估结果优秀。专家组在会上还和与会人员围绕天津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从力学学科未来发展、跨学科联合教学、国际化办学拓展、研究生学制变更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专家组积极为天津大学力学学科发展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专家组认为天津大学力学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在未来有广阔的可拓展空间,希望学校和学院多方位进行支持。专家建议学校应充分考虑和发挥力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其对工程学科的支撑作用,继续在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招生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力学学科应该抓住“新工科”发展机遇,在人才培养、科研机制上率先改革试点,创新人才机制,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引进。

  

  天津大学力学学科最早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时任北洋大学校长茅以升在天津大学建立了国内首个力学实验室。1935年,北洋大学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建航空工程系,张国藩教授开设了若干力学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振动力学等。1952年院系调整前,开设有应用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教师分属土木、机械、航空系(孟昭礼、张维、薛光燕、贾有权、黄克智、王光远、王自新、郝桐生等)。1952年,成立力学教研室(薛光燕、贾有权分任正副主任),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两个教学小组,承担任全校的基础力学教学任务。1953年,成立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薛光燕)和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贾有权)。1956年,成立应用力学教研室(主任严宗达)。1958年,设立应用力学专业,为我国较早建立的力学专业之一。天津大学力学学科一直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近些年,天津大学力学学科在周恒、陈予恕两位院士的带领下,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科排名稳定在全国前十位。通过本次的学位点评估会议,力学系邀请本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为学科发展问诊把脉,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与实力,带动学科未来发展。

  (编辑 张华 代东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