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教学 > 正文

《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与教学应用策略研究》获批2020年度教育部科技司“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2021-03-09       

微信截图_20210308085309.jpg

本站讯(通讯员 赵丽)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名单》,由化工学院申报的《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与教学应用策略研究》项目成功入选“虚拟仿真教学应用模式”项目类别。本次遴选是教育部从名师课堂、虚拟仿真教学、5G条件下教学三类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中遴选了20个不同应用方向的实践共同体,这是我校首个入选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是教育部科技司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于201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组建一批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的实践探索。主要探索以实践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协同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旨在形成一批成熟的、可借鉴、可推广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典型案例,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队伍,探索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长效机制。

11111.jpg

我院本次申报的《化工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与教学应用策略研究》项目坚持共同体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项目以天津大学为牵头单位,由在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特色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贵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主要成员共同申报。项目共同体整合高校、企业优势,围绕化工虚拟仿真教学建设与教学应用策略,创新实践模式,细化实施方案,从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特色应用、区域推广应用、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共同体建设工作。

本项目致力于建设一整套从浅入深、一体化、信息化、开放式的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并引入“智慧”控制和管理元素,强调“绿色”、“安全”的理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和评价;建成多校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优势实践教学资源的跨校跨区域开放共享。形成影响力强、显著示范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应用模式,构建具有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

(编辑 赵晖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