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通讯员 高嫦娥)7月21~23日,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凯悦酒店召开。
会议受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委托,由天津大学和天津市钢结构学会主办、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承办,河南城建学院协同承办。大会论文集共收录论文300余篇,4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建筑结构领域的院士大师、专家学者、钢构企业和高校师生代表齐聚天津,共同分享现代结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交流创新技术,展望钢构行业发展的前景与方向。

7月22日上午,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在开幕式上致辞。李家俊向与会的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李家俊介绍了天津大学的历史进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重点介绍了工科建设在天津大学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表示,天津大学对土木建筑相关学科发展会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天津社团局局长张宝甫、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白景美、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沈世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宁、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在开幕式上依次致辞。
随后,刘锡良教授做开幕式主旨演讲,他总结了大会十七年来的发展历程,表达了此次在天津召开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的喜悦,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表达了长久地把会议办下去的美好愿景,他祝愿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愿与会代表身体健康。

开幕式结束后,钢构学术盛宴拉开帷幕。董石麟、周绪红、刘树屯、郝际平、陈志华、刘锡良、江欢成、马克俭、任庆英、王立军、韩振勇、于敬海、刘红波等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7月22日晚举行了颁奖典礼。数位优秀参会代表获得“天大总院杯”中青年优秀论文奖,多位钢构界老前辈、资深专家、教授获得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连续参会代表奖”,其中90岁高龄的刘锡良教授是唯一一位连续参加16届的专家,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钦佩。17个春秋走来,大批钢构同仁在刘锡良教授的带领下,众志成城,为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的连续举办做出巨大贡献,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已成长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学术盛会。
颁奖典礼最后举行了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会旗交接仪式,会旗由本届会议承办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于敬海移交至下一届承办单位、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书明手中。郝书明代表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将成功办好第十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并欢迎全国的钢构同仁相聚沧州,相聚2018。
研讨会第二天,学术报告分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34场精彩报告依次上场,学者们相互切磋交流。
7月23日下午1:30,与会代表乘大巴车一同参观了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
(编辑 朱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