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交流 > 正文

天津大学举办“中国-东盟工科大学校长论坛”

      2016-08-05       

  本站讯(通讯员 仇爽)8月2日,由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东盟中心主办,贵州理工学院承办的“中国-东盟工科大学校长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盟内及盟外30多所高校的百余位嘉宾会聚一堂,共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中心(SEAMEO RIHED)主任Chantavit Sujatanond、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以及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曾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校副校长胡文平出席论坛并担任议题主持人与发言人。

  杨秀萍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实施、东盟共同体的建成,中国-东盟合作面临着更加广阔的未来。她希望各位参会嘉宾能够通过此次论坛,就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如何有效发挥职责和作用建言献策,构建信息分享与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联盟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Chantavit Sujatanond表示,SEAMEO RIHED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在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与中国-东盟中心一道,力促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成立。她对天津大学在推进中国与东盟高校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各位嘉宾可以互相分享经验,探索如何促进中国与东盟高校的长远合作。
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为推动中国与东盟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与会校长就“‘一带一路’倡议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的互联互通:大学联盟的资源配置与共享”、“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与策略”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在由我校副校长胡文平主持的“‘一带一路’倡议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议题中,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宋丹认为,在“一带一路”新的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东盟高校要深化合作、实施对外开放战略,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共同的目标和使命,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以创新驱动合作加强科学研究,同时营造多元开放的文化土壤。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则表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应从全方位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教育合作和科技协同创新等方面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老挝沙湾拿吉大学校长Bounpong Keorodom则解析了对外开放战略如何服务于高等教育,并结合老挝高校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的互联互通:大学联盟的资源配置与共享”议题中,胡文平以天津大学为例,阐述了我校在促进与东盟高校合作上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他简要回顾了天津大学与东盟高校的合作情况,并介绍了我校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的背景与工作进展。为拓展联盟合作范围、推动成员院校间的务实合作,他倡议,以联盟为平台成立“中国-东盟工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并建议每个成员院校成立涉及不同领域的分中心。他表示,在研究院框架下,天津大学计划成立“中国-东盟海洋科学与技术中心”,并欢迎来自盟内外的高校加入此项计划中,与天津大学一同促进中国与东盟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此外,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副校长Kiat Ruxrungtham认为,需要找到中国与东盟高校利益共同点,通过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推动双方的交流。

  针对“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与策略”,柬埔寨亚洲学院校长Chhan Sopheap、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程赫明、印尼艾哈迈德达赫兰大学校长Kasiyarno以及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副校长Ahmad Shukri Mustapa分别以各自学校为例,分享了学校在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

  据悉,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天津大学于2014年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力促“卓越联盟”与东盟8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天津大学为联盟中方常任主席单位与常设秘书处所在地,西北工业大学为2016年轮值主席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联盟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工作会议、“我的蓝色海洋梦”夏令营、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成果展、第一届联盟成员大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等系列活动,加强了联盟内成员伙伴关系。此次论坛为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重点活动之一,旨在提升联盟在中国与东盟高校间的影响力,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同东盟高校间交流与合作机制。(编辑 赵习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