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交流 > 正文

我校建筑学院王其亨教授团队出席第三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

      2020-12-28       

本站讯(通讯员 刘俊卿)2020年12月26日下午,由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联合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光明日报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举主办的“新国门、新大兴、新文化——第三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成功举办。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文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张俊艳,建筑学院教授王其亨、张龙出席了论坛。

论坛开始前首先进行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海子图》赠送仪式。早在2004年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就已发现该图,并描摹用于南海子的相关研究。根据图面所绘苑门、河流等特征,他初步判断该图应绘于康熙朝,同时指出图上标经纬格网,与现代地图类似,测绘精度很高,当为来华耶稣会士的成果,在地学、制图学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在王其亨教授的持续建议下,在本次论坛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海子图》的高仿版赠送给北京市文物局,其将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样式雷研究团队负责校核,国家图书馆出版的《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南苑卷》在论坛上进行了推介。论坛宣布成立了“大兴区文化建设咨询委员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其亨教授、孔宇航院长、张春彦副院长、张龙教授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南海子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同时举办的“麋鹿东归主题展览暨南海子文化展览”中进行展出,并在官宣中报道:“南海子研究最新成果:一是推定金代建春宫就在南海子晾鹰台一带,南苑西路前身就是当时的御道。二是理清了南海子御道与当前道路系统的继承关系,如今的槐房路、团河路、旧桥路等十余条道路都是从南海子的御道发展而来。三是明确了三衙门行宫(新、旧衙门与南衙门)与明代南海子提督署之间的承续关系,梳理了三衙门行宫的发展脉络和主殿屋顶形式的变化。四是指出了团河行宫与三衙门行宫的功能差异,前者以水源地保护、园居游憩为主。后者以承担演武、出巡驻跸为主。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南海子的历史功能和价值增添了新的佐证,而且揭示了行宫在不同历史阶段功能和建筑形式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活动,为古代建筑的功能性、古代道路规划布局和皇家生活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可能性。”

论坛环节,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龙教授作了“文明的传承、融合与创新——从南海子到新国门”专题报告。报告利用历史舆图阐释了南海子、新国门与北京中轴线的源远关系;在不同民族、地区、国家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视角下,从建筑形象、平面构成、室内空间以及环境、材料、色彩与五行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国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进一步印证和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1.jpg

阎崇年、王其亨等专家受聘为大兴区文化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

2.jpg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龙教授作主题报告

(编辑 焦德芳 柴海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