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通讯员 宋康)2月28日,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简称交叉研究中心)代表团应邀访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前沿研究与共性关键技术开展专题交流,探讨战略合作。
交叉研究中心代表团包括科研院副院长张赫教授、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谢辉教授、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涛副教授、系主任左志强教授、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刘强教授、海教园管委会科创部专员李文昊等一行13人,覆盖机械动力、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数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严刚、常务副主任郑继虎全程接待,架构事业部总经理唐风敏、智能事业部总经理徐月云、安全事业部总经理方锐、科研经营部部长李乔博士等参加交流。

与会双方合影
交叉研究中心代表团在创新中心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日新楼中庭展厅,深入了解了创新中心发展历程,实地考察了驾驶员在环、车辆系统在环、仿真及传感器综合测试、电子电气信息架构、信息安全攻防等实验室,以及数据中心和试制试装中心,对创新中心在智能网联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和测试实验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座谈会上,创新中心严刚、郑继虎对交叉研究中心代表团来访表示诚挚欢迎,希望借此机会深入探讨在共性技术联合研发及人才联合培养方面的创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李乔对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情况和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进行了介绍。
张赫教授对创新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肯定了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并介绍了天津大学践行新工科建设2.0阶段在人才培养、前沿研究,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谢辉教授介绍了交叉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无人驾驶碾压机及无人驾驶公交车、车路云协同核心技术问题、海陆空无人系统平台等方面取得的突出理论创新和工程应用成果,以及形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机制。李文昊介绍了海教园的科创环境与政策。

科研院副院长张赫教授

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谢辉教授

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园管委会科创部李文昊专员
双方围绕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双方优势,面向产业需求联合攻关关键课题,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郑继虎表示,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技术成熟度4-6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天津大学面向技术成熟度1-3开展的基础前沿研究相辅相成。并希望与天津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产教融合示范体系,探索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开展研究成果转移孵化,在地方区域实施转化,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方案落地实践。
随后,双方召开了智能网联汽车前沿学术和共性技术专题交流会。交流会上,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浩宇博士、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张涛副院长、微电子学院刘强副院长、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曹家乐副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宋康副教授、应用数学中心邓英俊助理教授、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杨双鸣副教授、智能与计算学部王晓宝助理研究员分别围绕智能驾驶中的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技术、声音识别技术、SLAM算法与硬件加速技术、自动驾驶中图像目标识别技术、车路云协同的车辆与动力系统优化与控制技术、多智能体全局规划与数学优化技术、类脑计算技术,以及围绕语音交互技术进行了分享。

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教师做学术报告
创新中心安全事业部方锐总经理、算法平台部部长高嵩博士、云控平台车路云架构业务线总监尤志锐、信息物理架构部黄凤楠、李佳妮、战略研究部郭妍妍博士、智驾测评部毕博威等围绕安全技术、自动驾驶车辆算法开发与集成验证技术、车路云一体化架构下的关键技术、信息物理系统技术、数字化研发技术、研发基础平台技术及智能网联汽车共性技术人机交互理论研究与工程服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来访为着力点,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在智能网联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的合作关系。通过顶层设计、联合研发、资源共享等方式落实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共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为行业输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编辑 张华 徐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