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交流 > 正文

分析测试中心举办光谱分析新技术系列交流会暨雷尼绍拉曼应用研讨会

      2023-06-01       

本站讯(通讯员 刘晓婧)2023年5月31日,天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举办的光谱分析新技术系列交流会暨雷尼绍拉曼应用研讨会于卫津路校区成功召开。会议围绕拉曼光谱及相关前沿技术和热点应用,请兄弟高校及我校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和开发成果,雷尼绍公司应用工程师介绍了拉曼成像技术进展和应用。天津大学纳米中心主任马雷和分析中心主任薛涛分别了主持上下半场的学术报告会。天津大学校内师生、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天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邵岚为大会致辞,她充分肯定了天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多年来在持续推动科学仪器研发、应用和开放共享工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期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加强交流,也要求分析中心和我校各级平台着重注意对科研仪器“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存量资源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分析测试中心原主任崔兰代表主办方对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了欢迎,介绍了中心和雷尼绍公司联合共建实验室近年来的工作业绩。雷尼绍公司光谱产品部总经理王峥对分析中心的邀请表示感谢,深情回顾了联合实验室的建立过程,并期待后续与中心和学校持续开展深入的实践合作。

北京理工大学张韫宏教授作了题为“单颗粒原位动态过程拉曼研究”的报告,结合电悬浮和自发拉曼学构建设计SERS探针实现气凝胶原位测量。天津大学张兵教授以“涉水电催化活性物种”为主题,详细阐述利用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多种谱学研究涉水反应中的固液界面电催化材料结构演化和活性物种。南开大学谢微教授分享了在表界面化学过程的原位增强拉曼光谱相关的检测研究成果,梳理了贵金属纳米粒子为核构建多功能复合包覆卫星结构的SERS纳米粒子开展催化原位检测,解析研究表界面的纳米催化关键信息的生动案例。

天津大学吴森副教授以“面向光学-探针联用的超薄测头原子力显微镜”为题,展示了基于雷尼绍拉曼光谱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FM+”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发与应用成果。天津大学任翔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SERS meets BioMEMS: Cellular Sensing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全英文讲述了将SERS技术融入生物微机电系统开展生物医学细胞传感体系的构筑经验,并结合微电子学科中微流控技术和电学、光谱学开展细胞检测和病理诊断等方面研究。雷尼绍王志芳博士带来了“雷尼绍拉曼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二维材料领域的应用”报告,总结了基于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开展典型二维材料(石墨烯、二硫化钼、黑磷等)研究的前沿应用,让现场师生对偏振、低波数、激光反射成像等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在分析中心刘晓婧老师主持下,主办方联合赞助商共同开展了抽奖环节,随机抽取了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五名,通过小游戏选取八名胜出的三等奖现场观众,由中心原主任崔兰老师和雷尼绍王峥总经理共同为中奖者颁发了奖品,大会在轻松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本次大会借助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的助力围绕专项光谱技术——拉曼光谱的前沿技术探索及其在分析测试中的典型应用,共同探热点问题,为与会代表开展技术领域内的研讨交流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师生科研探索领域的交叉互鉴。分析测试中心将继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促进分析测试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为科研和教学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撑。

(编辑 张华 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