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端 高恩会 董奕杉)疫情便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津门,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天津大学小幼医工作部各部门迅速响应,落实防控措施,昼夜奋战,防止疫情扩散,全力守护师生安全。


1月8日获知本次疫情前端消息之后,小幼医工作部在主管校领导谭欣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天津市疫情防控统一要求,与校两办、教工部、学工部、保卫处、后保部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第一时间启动天津大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校医院全面做好防控物资调配,与津南区和南开区相关部门联系好各项防控物资与医护人员对接事宜;附小、幼儿园从上到下有序配合,全体班主任和保育员将信息筛查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和幼儿的家庭成员,于当天下午全部完成对重点封控区域师生信息排查工作,做到时时跟进与更新,并做好各项居家隔离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1月9日凌晨,在接到关于全员核酸检测要求后,根据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要求,校医院快速响应,精心部署,集结全院医务人员,立即投入全校师生核酸大筛任务中。校医院院长王红梅、党支部书记崔爱武携党员突击队迅速响应,亮明身份,奋战一线,关键时刻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科学精准的为天津大学校园抗疫提供专业指导,严谨细致的为师生开展核酸筛查,与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面开展好本次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院班子成员第一时间沟通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志愿者募集等相关工作,召开核酸检测工作部署会,确保大筛工作稳定有序。3:34分,附小接到六村居委会电话,学府街启用天大附小作为核酸大筛现场。接到任务后,附小校长赵燕和体卫艺主任丁金胜15分钟后到达附小,带领职工一起按照大筛流程为大筛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保证。6点,薄梅副校长与学府街王书记对接,安排好更加细致的后勤服务。党支部书记于学芳、副校长郄晖也带着党员志愿者们陆续到社区报到。6点50分,双校区大学校园内和附小大筛现场所有硬件设备到位,熹微的晨光中,整齐的帐篷、桌椅、一条条隔离带、标识清晰的指示牌全体到位。



小幼医党委书记赵翠云、部长赵成志、党政办公室主任王端分别深入各个集中筛查点,协助做好各项信息登记、人员调配和秩序维护等工作。从早上7点到夜里10点,小幼医人与来自天津大学退役士兵协会、自动化学院、建筑学院百余名同学组成的志愿者,有条不紊在核酸检测现场开展服务工作,全力协助医护人员为两个校区和学府社区近3万余人完成了集中核酸检测。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不惧寒风,不惧疫情危险,顶着严寒,为全体师生做核酸检测采样,寒冷之下仍需要酒精消毒,医护人员手早已冰凉。因天气寒冷,医务人员穿多层衣服保暖,将自己包裹成“大白”。有带病坚持在岗位上采集核酸的护士;也有在哺乳期将孩子“丢”在家,第一时间到岗的校医院职能人员;入党积极分子也踊跃冲在第一线,还有校医院退休返聘的老同志坚持参与本次大筛任务,服务到最后一刻。夜里10点,附小的校园灯火依旧,丁金胜主任要在这里坚持到明天,附小支部书记于学芳刚刚在教室吃口面条…9号是每一个天津人难忘的日子,也是小幼医与全体天大人为大筛现场忙碌付出的日子,但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这座我们共同的城市,这座我们热爱的校园,这些我们真诚服务的师生,我们愿意。

深夜,校医院党支部书记崔爱武组织医护人员开展集中盘点,先期对完成筛查的16600多例学生的筛查信息予以审核,暂时未发现有需要复查的,这便是大家奋战的动力。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多,完成了对医疗垃圾的处置,和筛查场地的有序整理,准备并补充好了第二天需用的物资。连续奋战26小时的他们在线上的视频会里,大家彼此鼓劲,互相加油,彼此提醒做好各种应急准备。1月10日上午,北洋园校区突起大风,刮倒所有帐篷和设施,筛查现场几度瘫痪,校医院全体在场人员忍住阳光下层层防护服里汗流浃背带来的窒息感,再次拼搏在前,拼尽全力为抗击疫情争分夺秒,冲锋在恢复筛查设施和保护师生安全的工作中。

这是一场和病毒赛跑的战役,我们为这一程奔跑助力加油!加强防控、人人有责,群防群控、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带头践行防疫工作要求,密切关注我市疫情防控发布的动态信息,主动接受严格遵守管控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赵晖 张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