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高恩会董奕杉)奥密克戎毒株来势汹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津门,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天津大学小幼医工作部各部门迅速响应,落实防控措施,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奋战在校园抗疫第一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校医院严筑抗疫安全线勇当校园守护者,附小幼儿园全力配合做好大筛服务者,小幼医人与天大师生并肩战斗,圆满完成一筛、二筛、三筛任务,全力阻击疫情守护师生安全与健康。

1月8日获知本次疫情前端消息之后,小幼医工作部在主管校领导谭欣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天津市疫情防控统一要求,与校两办、教工部、学工部、保卫处、后保部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部长赵成志主动请缨奔赴北洋园防范区指挥抗疫,与留守老校区协调工作的党委书记赵翠云分工协作,及时召开小幼医疫情防控小组会议沟通情况,小幼医全体教职工进入战时工作状态。
校医院严筑抗疫安全线勇当校园守护者。
根据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要求,北洋园校区1月8日17:00开始执行封闭管理。校医院全面做好防控物资调配,与津南区、南开区、东丽区相关卫健部门联系好各项防控物资与医护人员对接事宜。1月9日凌晨,在接到关于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后,快速响应,精心部署,立即投入全校师生核酸大筛任务中。医院班子成员第一时间沟通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志愿者募集等相关工作,连夜召开核酸检测工作部署会,集结全院医务人员,紧急调用一切资源,精打细算统筹协调,为核酸采样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做好全力保障。院长王红梅、党支部书记崔爱武携党员突击队亮明身份,奋战一线,科学精准地为天津大学校园抗疫提供专业指导,严谨细致地为师生开展核酸筛查,与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面开展好本次疫情应对处置工作,确保大筛工作顺利有序。



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不惧寒风,不惧疫情危险,将自己包裹成“大白”为全体师生做核酸检测采样,严寒之下仍需一遍一遍酒精消毒,医护人员的手早已变得红肿僵硬,但依然没有中断手中的采样工作。这里有为减少上厕所时间以及上厕所更换隔离装备而带来的防护资源浪费不敢多喝一口水的他们,有做完手术尚未完全恢复的医生,有带病坚持在岗位上采集核酸的护士;也有在哺乳期将孩子“丢”在家,第一时间到岗的校医院职能人员;有被派到社区支援十几个小时不停歇的药剂师;有踊跃冲在第一线的入党积极分子,有退休返聘的老同志坚持参与本次大筛任务,“任性”的服务到最后一刻……每个深夜到凌晨,忙碌一整天的他们开展集中盘点,对完成筛查的人群信息予以审核,一直忙碌到半夜12点、凌晨4点或是通宵,细致的完成了对医疗垃圾的处置和筛查场地的有序整理,清点防疫物资并补充好第二天的需用物品,医院的后勤保障人员从大处着想、从细处做实,为来自东丽、南开等卫健部门、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援助我校完成大筛工作的医疗队成员们做好各项服务,为全体参战的医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各项物资和人力保障,认真的打扫清洁休息场所,为抗疫战士们做好坚强的后盾。

与此同时,这只顽强的队伍个个身怀“分身术”,以一抵十,在完成核酸采集工作后依然坚持到院上班,在双校区门诊24小时值守,不仅高质量保障师生患者各项就医需求,更是全力完成了十几例发热师生的预处置和医院急诊联络等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连续完成了新园村、四季村等社区入户采集核酸工作。


抗疫之战残酷煎熬,校医院人在各自岗位上坚守着、付出着、担当着。自1月8日津南疫情突变,启动第一轮全员大筛,崔爱武书记带领冯彬、孙阳洋与当日值班刘丽、桓艳霞、张颖、王雨晨成为第一批被封闭在岗位上的先锋队员。大家不比、不等、不靠,全身心投入,没有半句怨言。1月9日郑维早就按捺不住出征欲望,一大早就冲到医院投入战斗,1月10日韩冰蕊、1月11日门炜、张丽雅先后奔赴前线,老院长李建敏幕后支援,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心,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扛过了两轮大筛的寒夜挑战、管理着守护着北洋园校区的师生健康。1月8日老校区同样拉起了全力抗疫警报,从6名发热学生到7名同学变为红橙码,周朝宏、王龙不分昼夜线上回复线下接诊, 1月9日凌晨4点半的大筛号令,全院44名白衣战士6点集结出征;从主任刘立娟、李玉珍、肖婷等披甲上阵,到李令祥、刘红、耿美欣等跑前跑后,大家不分年龄不计较岗位,不惧辛苦与付出,全力投入了卫津路校区14600人大筛之中。副院长胡佳玲携胡晓晨、李岩等昼夜奋战全力做好各项物资供应,大筛后的原地待命,17人连夜坚守,黄磊、刘杨、刘越、张亚军等支援社区大筛从上午9点到夜里2点返院……感人事迹不计其数。大疫当前,门诊不能关,有症状学生要管好,夜班要值守,医务人员有的已连续工作100多小时几乎不停歇,有的医护人员已三天两夜连续奋战,身体和精神已濒临极限,但是在线上的视频会里,大家仍然彼此鼓劲,互相加油,彼此提醒做好一名战士,坚守好每一份职责。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充满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的抗疫队伍,为天津大学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据统计,1月8日北洋园校区完成第一次核酸筛查16600余人次;1月9日卫津路校区完成第一次核酸筛查14600余人次,补筛37人次;1月11日北洋园校区连夜结束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1月12日从上午11点到夜里12点,校医院的战士们面对已无外援医疗队的情况,再次勇接重任,独立承担并圆满完成了老校区13000人的第二次核酸采集任务,同一时间,北洋园校区内也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师生核酸筛查,寒冷的深夜,呼啸的北风,没有阻止天大速度,双校区3万人的大筛一日内完成。
目前,根据市教委、市防控指挥部和天津大学的最新工作指示,召开了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校医院已全面做好各项应急组织实施方案,对各项人员配备、现场布置、标本采集、收集转运、院感缓冲、垃圾处理、后勤保障、物资协调、外围对接、数据上报、抗疫宣传等各项环节做了各项优化。抗疫之战,仍在持续,北洋园校区第四次大筛马上开始,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
二、附小幼儿园全力配合做好大筛服务者。
附小、幼儿园从上到下有序配合,依托班主任和保育员队伍将信息筛查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和幼儿的家庭成员,于1月8日下午全部完成了3000余名小幼医师生的信息排查工作,做到时时跟进与更新,并做好各项居家隔离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1月9日凌晨3点,学府街启用天大附小作为核酸大筛现场。接到任务后,附小校长赵燕和体卫艺主任丁金胜15分钟后到达附小,带领职工一起按照大筛流程为大筛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保证。6点,薄梅副校长、小幼医党政办主任王端也来到附小与学府街王书记对接,安排好更加细致的后勤服务。小幼医党委副书记副部长刘津、附小党支部书记于学芳、副校长郄晖也带着党员志愿者们陆续到社区报到。截至1月9日深夜12点,他们协助社区和医务工作者完成三村四季六村新园村万余人的第一次次核酸筛查;1月12日,附小场地开启第二轮核酸筛查,附小党政团队与25位党员志愿者再次参与其中,幼儿园园长沈彤、党支部书记牛众卉携党政团队成员也带领党员们主动投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助力完成了社区二轮筛查任务,同时附小幼儿园职工踊跃报名参加天津大学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工作。
三、阻击疫情守护健康小幼医与天大和天津共进退
此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一场和病毒赛跑的战役,天大小幼医为这一程奔跑助力加油。近50名党员分别深入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附小各个集中筛查点,协助做好各项信息登记、人员调配和秩序维护等工作,调配人员、安排物资为投身我校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的全体医护人员组织好各项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同时全力做好重压下的各项思想工作和心理工作。天津大学校园深夜不灭的灯火成为每一个参与其中之人难忘的美景,也是小幼医与全体天大人为抗击疫情忙碌付出的日子,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这座我们共同的城市,这座我们热爱的校园,这些我们真诚服务的师生,因此我们无怨无悔。

天大加油,天津加油!困难时刻、紧要关头,让我们时刻守望相助,让我们携手同舟共济。持续的大筛过后,如何持续做好校园及社区的消杀工作,如何做好师生的各项就医买药保障,如何全力保障各项物资供应,如何好做各项心理辅导,如何科学指导师生防疫同时有序开展工作和学习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面临和解决好的大事。全体小幼医人必与天大和天津共进步,筑牢群防群控的防线,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带头践行防疫工作要求,主动接受严格遵守管控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焦德芳 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