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陈垚)机械工程学院滞留北洋园校区教职工及关联人员62人,在用实验室63间。在人员众多、实验不停的情况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与实验安全,是所有“机械人”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机械工程学院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实质效果,众志成城齐抗疫,同心协力保安全。
滞留人员情况复杂,网格划分管理清晰
疫情开始,即建立了“北洋园-校内留守机械人”的微信群。但由于人员较多,很难及时让每人知晓信息,特别是在晚上遇到紧急通知的情况,如第二次核酸检测时,接到通知时已半夜12点,张洁同志对群内没有回复的人员逐一电话联系,孙月海书记也协助联系,以保证所有人员知晓并按期参加了核酸检测。
为了进一步畅通信息,学院安排办公室主任陈垚同志专门负责北洋园校区滞留人员的信息管理。通过将所有滞留人员进行网格划分,共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中的人员相对关联,并指定一名网格负责人。在滞留人员大群中发布的同时,要求各网格负责人在小群中再次发布并统计反馈信息。由于采用了“化整为零”和“双重发布”方式,各类信息能以最大速度传递到每位留守人员,保证了各项工作顺畅开展。

抗疫不忘实验安全,每次实验必须上报
机械工程学院包含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三个一级学科,现有在校研究生约1500名。三个学科中,均有研究生开展实验。面对这种情况,疫情期间的实验室安全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挑战。
1月13日,学校下发《天津大学关于加强防疫期间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通知》,学院立即通过各系网格下发全体师生,统计在用实验室情况,学院北洋园校区在用实验室共63间,涉及三个学科和三栋大楼。下午,孙月海书记和曹树谦副院长到各楼检查实验安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立即通报课题组负责教师,并责成立即整改。当晚,三个学科分别成立了“封闭期间实验”微信群,学院要求所有实验室,在每次开展实验之前,上传所在学科微信群开展实验的详细信息,包括实验现场照片、实验时间和地点、实验名称、实验性质、参加人员、课题组教师等信息,学院党委书记、主管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及安全员均位于群中,监督各学科开展实验情况。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较多涉油、涉氢等风险较大的实验,动力学科与国重负责人高度重视实验安全,第一时间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个微信群,编写并发布《内燃机国重疫情期间实验室安全特别注意事项》,通过“金山文档”开展实验信息统计和上报。
(编辑 刘晓艳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