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管理 > 正文

并肩前行,迎接光明——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战“疫”纪实

      2022-01-24       

本站讯(通讯员 赵启慧)自1月8日疫情突发至今已16天,自动化学院服从指挥,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健全人员台账,保证零遗漏

疫情突发后第一时间迅速建立人员档案,教职工563人、本科生及研究生3022人纳入在津人员台账管理。

精打细算的“统计员”为抗疫“献身”

疫情以来,精准的数据统计是学院每天必做的工作,学院综合办公室刘岩老师毫不犹豫冲上岗位。作为学校规模建制较大的学院之一,根据学校关于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数据统计要求,为全院包含在岗在编、离退休、劳务派遣、课题组自聘等各类人员在内的563名教师建立精准台账,实现“一人一档,全员覆盖”,保证数据报送及时、准确、完整。作为联络员和统计员,15天来,他24小时坚守岗位,通过明确数据统计要求,优化数据统计方法,精准对接各基层单位,不让一个数字出现疑点,不让一次统计出现失误。这一串串看似普通的数据,在疫情来临之际,一旦偏差,就是“天大”的责任,刘岩老师为这份责任付出了全部身心。

强化管理制度,执行零容忍

学院建立校、院、系3级联防联控机制,实行日报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层层落实,点点对接,各类数据统计精准无误,三轮核酸检测全员参检。

疫情防控领导组和工作组24小时保持信息畅通,严格教工出入校和离津审批制度,严格学生封闭管理,专人专责,杜绝一切违规行为。

丰富校园活动,赋能百分百

春节临近,封闭的校园少了喜气的氛围,“宅”校的学生多了思乡的愁容,学院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召开全院大会,动员广大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云端活动,推出“一心移疫 共课时艰”系列线上报告,搭建线上交流学习的平台,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杰出校友、企业专家、优秀在校生为同学们带来名师讲座、科普报告、竞赛介绍等系列专题报告;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疫情防控背景下电信诈骗防范教育,开展“自心向暖”歌曲点播活动和“自出心裁”作品征集大赛,丰富学生在校生活。

1642856944(1).jpg

踊跃逆行出征,冲锋百分百

疫情以来,学院92名教工志愿者、800名学生志愿者冲锋在前,不畏寒冷,不惧风险,或下沉社区,或昼夜坚守,包括年至花甲的教授,儿女绕膝的母亲,刚刚入学的新生。在疫情来袭之际,共产党员是无声的名片,逆行出征是光荣的使命。

快速集结的“杂牌军”为防疫护航

1月21日下午三点,自动化学院发出志愿者征集令,为方便疫情期间学生校外急诊就医安全、迅捷提供全程接送服务。一声令下,瞬时行动,33人组成的第一批志愿者车队和时刻在一线值守的辅导员队伍顷刻间集结完毕,不分男女,不论车型,领导挂帅,教授挥戈,整装待发,义无反顾,虽然“杂牌”,爱心满满。为防疫护航,为战疫出征,自动化人一直行动在路上。

加强安全管控,防护百分百

疫情出现后,学院第一时间紧急购置口罩、体温计、消毒凝胶等防疫物资为学生发放,同时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1月8日疫情突发,自动化学院5名教师在新校区被管控,经过第一轮核酸检测后,居住津南区的2位老师有幸回家,其余3人至今有家难归。15天里,学院始终与3位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第一时间落实入住酒店,精准对接九轮核酸筛查,及时转运生活物质和常规药品,随时了解家庭困难和心理状态,团结一致开启了坚守北洋园的“战疫模式”。

疫情虽然肆虐,但师生投身科研的热情没有消退,学院每天约40余名老师坚持进校开展科研工作。学院坚持两手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学院深入各科研室,认真查找消防盲点,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开放实验室。

乐观的“封闭者”为“光明”高歌

值得一提的是李茜老师,因疫情滞留新校区,孩子仅11岁,疫情改变了她们正常的生活,母子分离。但李茜老师没有抱怨,没有惊恐,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一切,每天通过视频与儿子交流,指导学习。同时,自己努力调整心态,克服家庭困难,不给组织添麻烦,并竭尽所能为战疫一线的志愿者加油鼓劲。喜欢音乐的她,与学院院长助理姜秀莲老师合作,改编演唱了歌曲《光明》,为逆行者讴歌,为战疫者加油,期盼着疫霾早日消灭,憧憬着光明尽快到来。改编版《光明》已在自动化学院微信公众号和“自信青春”微信公众号发布。

xueyuantu.png

硬刚“奥密克戎”第16天光明终见

一夜飘来的雪花,让“疫”压了数日的校园有了颜色和生机,拍雪景、堆雪人成了一道风景,而举着扫雪工具、浩浩荡荡奔向26楼门前各条道路上的师生“志愿者”,却是银色世界里最靓丽的景致。

致敬,每一位逆行出征的志愿者!

疫情以来,自动化学院3022名学生留在了校园,与之一起集结的,还有42名学院机关领导和老师。疫情就是命令,自1月9日起,每天人流攒动的校园瞬间清静了下来,常日平稳有序的院办一下进入了“战备”状态。从疫情突发开始至今,学院所有领导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综合办公室全员在线工作,全体辅导员更是昼夜一线值守。无论凌晨还是夜半,闻令而动,有令必达,学院1000余名师生志愿者勇毅前行,在维护核酸检测的现场里奔波,在守护社区安宁的楼栋间穿梭,在奔赴校外的驰援行动中不惧寒冷,在挥汗除雪的火热劳动中畅想未来......每一次行动都展示了自动化人“国家有令,我必达之”的担当和风采,每一个场面和瞬间都值得我们记录和敬重。

(编辑 董玥欣 张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