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首页 > 校内新闻 > 管理 > 正文

科研院党支部党员抗疫志愿服务侧记

      2022-01-26       

本站讯(科研院供稿)“您好,什么时候工作?我可以报名”“我们俩都是党员,社区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随时联系我们”,这是党员田爱林在1月8日上午疫情发生后给社区工作人员的留言。田爱林和妻子所住的小区是最先被划为封控区的小区,也正是在这第一时间,他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亮明夫妻二人的党员身份,双双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了小区里的第一批“逆行者”。

从最初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核查人数建立花名册,到搬运首批防疫物资,再到协助开展第一次的核酸检测,田爱林一刻也没有停歇。小区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是在8日晚上进行的,检完最后一名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当时真的是冷、饿、困、乏交织在一起”,但是他并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又马上跟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优化检测流程,准备第二次检测的物资。

再后来,小区出现了确诊病例并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为了减小交叉感染的风险,社区开始采用上门入户检测的方式,这也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工作量和被感染风险。“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退缩,就是要迎难而上抗击疫情”,怀着这样一种朴素的想法,田爱林拒绝了社区工作人员“强制休息”的要求,“我没事,寻思着干熟练了,比较快,省的医务工作者等待时间长,让他们多点时间休息”,就这样,凭借前两次的户外检测经验,他毅然报名了信息采集员的工作,同医护人员一道入户检测,直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室外检测不同,入户检测需要穿着防护服爬楼梯,室内温度也会高很多,并且往往一测就是五六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和上厕所。田爱林提到,每次爬到六楼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筋疲力尽了,这个时候为了防止面罩上起雾看不清,还不能大口喘气,只能憋到楼下的时候再一起喘,每次结束时都会渴得不行,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是湿透的,回到家需要喝大量的水才能够缓过来。就这样,从1月8日开始的第一轮检测到截至1月20日的第九轮检测,每一次都没有缺少他的身影。

“把志愿服务当作情怀,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共筑抗疫防线,只要我们坚持,胜利终将是我们的!”田爱林谈到。

3.jpg

在科研院党支部里,还有10余位这样的党员同志,他们也和田爱林同志一样,第一时间主动加入到了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成为了街坊邻居交口称赞的“小朱”“小高”······

党员朱广明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党员高华丰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而与此同时,在云端,一场场基金申报“空中宣讲会”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当前,正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的组织阶段,为了让老师们充分了解本年度基金改革要点和申报注意事项,科研院的同志们就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学院老师们视频连线,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讲解说明,确保申报工作不因疫情而影响。

在科研院党支部,有这样一句话成为了每一名党员的座右铭,那就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无论是在抗疫志愿服务的一线,还是在日常的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支部的党员同志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编辑 张华 郭水晶)